改革开放以来,岭南戏曲与全国一样,在经历了短暂的黄金复苏期之后,就迅速遭遇了观众锐减的“淡风”与“危机”,据调查,广州城里真正愿意买票看粤剧的观众在3000多人左右。
近日,由中国戏剧家协会、广东省政协、省文联联合在广州举办“岭南地方戏曲传承与创新研讨会”,与会名家专家为岭南地方戏曲“把脉”引路。
城市观众青年观众少
“全国范围内,岭南地方戏曲的现状可能算比较好的。”广东省文联原党组书记、广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戏剧家陈中秋说,现在戏曲的老观众,首先是沿海一带农村的农民,还有一片可能是国内少见的繁荣的农村演出市场。另外,岭南地方戏还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陈中秋说,但是就是城市观众、青年观众太少。
观众多是银发族
陈中秋说,有同行做过摸底调查,广州城里真正愿意买票看粤剧的观众,也就3000多人左右,即不到广州总人口的五千分之一。戏曲另一批老观众就是许多中老年人,速成“银发族”。陈中秋说,许多戏曲界的朋友看到剧场里的大批“银发族”,往往不是充满欣喜感激之情,反而有悲凉凄楚之感。
城里人很少看戏,年轻人更少看戏,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陈中秋说,喜欢新奇时尚,本来就是年轻人的特点。
在城市里,各种休闲娱乐项目很多,而且花样翻新,层出不穷。而且,城里的年轻人生活压力大,竞争压力大,繁忙浮躁成了生活常态,哪有闲情进剧场啊?加上现在许多家庭视听设备齐全,互联网上看什么都方便,何必再花大钱买票进剧场呢?
再造戏曲写意之美
“粤剧为首的岭南戏曲,长期处于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通达世界的大港,中西文化交流的前沿,形成了开放包容、用于吸纳创新的品格。”正因如此,岭南戏曲在上世纪与“外江班”的竞争中,与电影的竞争中,在由“红船弟子”到进城进戏院争取观众的竞争中,才能站稳脚跟,赢得观众。
“薛觉先、马师曾、桂名扬、白驹荣、红线女、罗品超、罗家宝、陈笑风、陈小汉等一大批家喻户晓的粤剧名家,他们与潮剧、汉剧、白字、西秦、正字、粤北采茶、山歌、花朝、乐昌花鼓等剧种的艺术家一起,推动了岭南戏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首先要充分尊重戏曲艺术的古典文化,它在努力追求一种在当下人的文化情怀营造出不同于当代艺术其他形势的特有品种。”戏剧评论家崔伟认为,戏曲独领风骚千百年之后的冷漠是必然的,但是它是非常有价值的艺术的躯体,要以客观的心态来看,“虽然戏曲的现状不是特别让人理想,但是并不一定会悲观,应该看到戏曲艺术写意表现的优势,用戏曲擅长的东西和戏曲最有艺术价值的东西服务于当代观众。”
粤剧的推广需政府支持
广东省剧协副主席,广东粤剧院院长丁凡一直在一线,最了解现在粤剧要如何去发展,要如何保留什么东西,如何去传承。他认为,粤剧的推广需要政府加大力度支持。“京剧是中国第一,粤剧世界第一”,全世界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唱粤剧,既然有这个平台,利用这个平台就需要政府对我们的支持。
“比如现在粤剧出国,像广东一年出国的人差不多上千人,粤剧院全年是1080人次,包括港澳台以及海外,但是这一千多次,99%都是民间的演出,没有政府行为的。”丁凡说,政府演出行为对外非常重要,这对我们城市的推广也是一张名片。
戏曲需要明星代言人
丁凡说,不久前广雅中学校长主动来粤剧院要求帮他们搞一个粤剧青少年基地,他们定期派人到粤剧院来参观、学习,“这证明不是学生不喜欢,关键是怎么去推广,如果政府有一定的经济支持,走进校园推广粤剧,这样粤剧才能长远的发展。”
陈中秋认为,戏曲也应向影视、流行音乐学习。多推一些与年轻人年龄相仿的,青春靓丽、声色艺俱佳的明星演员为代言人,“不要让他们一提到戏曲,就认为是叔叔伯伯爷爷辈的事。”
广东省戏剧协会主席倪惠英建议,广东可以借鉴香港方面的一些经验,香港的学校每一学年都提供一门艺术课,让学生去接触、了解一门艺术。广东也可以这样,中小学校一年设置一种艺术教育,比如粤剧、话剧、交响乐、芭蕾舞……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开端。(记者李栋)
来源:广州日报 编辑:冯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