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国在线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中国在线> 福建新闻

鼓浪屿2千野导"转型"成"黑商中介" 行骗套路曝光

2013-07-17 08:21:48 来源:厦门网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提要]  近期以导游为生的野导迅速减少,游荡在码头广场、碰到游客便上前搭话的,基本是由野导原班人马转型而来的“黑商中介”他们打着“导游”的旗号,带游客逛定点商店、“展馆”,一路下来不见导览、只见推销,不断鼓动游客掏钱 
 

  【暗访】

  中年女野导

  一路鼓动游客掏钱

  当天上午,记者一身游客打扮,来到鼓浪屿。快到龙头路口时,一名身着便装、头戴帽子的中年妇女快步走向记者。“海底世界门票打折了,跟着我走,便宜。”这名中年妇女一边操着安徽口音“诱惑”着记者,一边亮了亮手里的旅游景点门票价目表,向记者介绍道:“20块钱导游费,我可以带你们去景点,门票都有打折。”

  记者向她表明只想逛旅游景点,不去商店,她干脆地答应了。

  【幕后】

  盘根错节 已成势力

  “现在还谈野导,过时了。”经过两个月来的“摸底调查”,市政府驻鼓浪屿协同管理联合执法综合整治小组(下简称整治小组)负责人对记者发出如此感慨。

  连日来,记者从整治小组和鼓浪屿旅游质监所都听说了这样的情况:近几个月来,像过去那样主要以导游为营生的野导迅速减少,如今游荡在码头广场、像野导那样碰到游客便上前搭话的,基本都是由野导原班人马转型而来的“中介”。

  早在两个月前,野导的“转型”就已被察觉。在整治小组今年5月10日出台的工作专报中,就分析了鼓浪屿乱象之一——“商家乱”所派生出的六大问题,其中“压轴”的一条就是:“黑色商业利益链条越长越粗、越伸越广,许多商家背后都有合作的拉客团队,这些团队站到台前就是野导,回到幕后就是向商家收取‘人头费’的既得利益者”。

  随着转型持续,近来,整治小组和鼓浪屿管委会也用一个新名词,给这些转型后的“野导”下了定义:“黑商中介”。

  整治小组负责人透露,“黑商中介”人数变化大,可能早上干“黑商中介”,下午就去摆地摊,晚上再到某家餐馆当小工。据统计,从事过“黑商中介”的估计有2000多人,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以前野导的原班人马,这也意味着里面可能有地域帮派势力的存在。该负责人说:“‘黑商中介’和商家盘根错节、利益深远,确实已成势力,且是对岛上‘商家乱’整治危害最大的一股势力。”

  鼓浪屿上的“黑商中介”是如何孕育生长的?相关主管部门要怎么整治?本报将继续关注。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