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丝路上 长乐船王曾威风八面
当时,各地海商带着货物先集中在长乐,一起乘王厚和林清的船到日本,将货物批发给日商后,王厚、林清向租赁该船的海商收取佣金,郑松、王一等人为王厚、林清雇佣的船工,领取工资,他们与船主形成雇佣关系,因此具有近代航运业主的雏形。
王厚还是明代工商业合伙制的典型,有专家分析至少包含三层次的合伙关系:第一层是林清、王厚合伙造船,如顾炎武所言“商船则土著民醵钱造船,装土产,径望东西洋而去……”;第二层是船商与其他商贩之间合伙,船商按一定比例抽分各商贩所得利银,抽取比例当时行规为海商十分之七、船主十分之三,构成了资本的合伙关系;第三层是船商王厚、林清与舵工、水手合伙,共同分割从海商那里抽分的商银,是一种资本与劳动合作的合伙关系。
王厚的船是满载着日本百姓急需的生丝、纺织品、瓷器、中药材和书籍去,满载着白银回到中国。16世纪末的时候,日本发现大量银矿,而且发明了新式白银冶炼方法。而明朝在1581年实行“一条鞭法”后,标志着以银为本位币、铜钱为辅币的货币财政制度确立,国内对白银的需求大量增加,日本白银通过贸易渠道进入中国可说是雪中之炭。
记者在象屿村采访了解到,村里家家户户都与海上丝路有关,村里人的前辈当年或是在王厚的船队服务,或是自己当船商,造船招揽各地海商,像王厚一样带着货物沿着海上丝绸之路,与更多国家展开互通互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