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的美食记忆》系列报道之六——虾酥

2014-06-13 20:14:47 来源:中国日报福建记者站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福州的美食记忆》系列报道之六——虾酥
新“柴火锅边”隐藏在巷弄之中__刘霄雨__摄

《福州的美食记忆》系列报道之六——虾酥
俞阿姨正在炸虾酥 刘霄雨 摄

“啊~鼎边糊蜀喙。啊~虾酥蜀箸。你共我讲,这样有够味才算幸福!”福州语歌曲《虾酥》这样唱道。不知何时开始,作为福州版的“豆浆油条”,锅边和虾酥的配搭已经成为了老福州人早餐桌上的绝对主角,无声地见证着这个城市每天的喜怒哀乐。

虾酥,福州语念“哈噜”,是一种空心的圆形炸物,虽形似欧美的“贝果”,而味道却是十足的“古早味”。在白马南路一条名为“奋斗里”的小巷中,一家名为“柴火锅边”的小店就售卖着如此美味的虾酥,从早上5点开始营业,一直到中午12点,来客络绎不绝。

老福州人的回忆里,早年的虾酥是有小小的虾米提味的,在那个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这绝对是奢侈的美味。而现在,由于福州城市的快速发展,那些街头的流动摊贩也渐渐的消失在人们的视野当中。蛎饼、虾酥、三角糕这些传统的福州小吃对于年轻人来说,也显得十分陌生。

尽管做法简单,想要做得好吃却不容易。“柴火锅边”的老板娘俞阿婆告诉记者,虾酥的制作原料头一天晚上就要准备好,先浸泡好的黄豆和早米,按一定的比例磨成浆,再加入新鲜的韭菜丁和调味料,为一早的开市做准备。炸的时候,将米糊平铺在铁勺上,中间留出个约摸一角钱硬币大小的洞,放入油锅中翻滚至金黄即可。

“我是柴火锅边店的老主顾了,它们家的虾酥是地道的福州味道。以前在洋中路的时候就非常喜欢,现在搬到了奋斗里,我们也跟着过来。”一位正在吃早餐的大爷如是说。

“刚搬到这里10天,生意却比以前更好了。小店每天能卖出八百个左右的虾酥。”俞阿婆说。14年前,俞阿婆一家三口在洋中路开了“柴火锅边”,无论是锅边还是虾酥,都是用木柴灶来烧。在专业厨师的眼中,这种烹调方法叫做“镬气”,用其猛烈的火力保留食物的味道及口味。由于台江的拆迁,小店不得不搬离了洋中路,来到了不远的奋斗里,由于条件的限制,柴火灶被煤气罐所取代。

“也许是因为它够正宗,是我们小时候吃的味道。”一位大姐一边笑着说,一边用手亲昵的拉拉俞阿姨的衣袖。

一碗温热的锅边,一个酥脆的虾酥,将许多素不相识的人聚集在一起,也许这就是传统美食的力量。(记者 胡美东 卢婷 见习记者 刘霄雨)

编辑: 周婵 标签: 福州美食 虾酥

精彩热图

杭州一印染厂大火致周边民众出现不适

山东一酒驾司机拒绝检查 交警砸窗逼下车引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