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单独二胎”政策 厦门适用家庭多持观望态度
“单独二胎”政策的实施已经提上日程表。到底是生,还是不生?抑或看情况而定?
导报记者昨日对厦门市部分“单独二胎”政策适用家庭进行了电话采访。其中,持观望态度的占据主流。
观望者:看看情况再定吧
身为80后独生女的黄小姐是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办公室的一名工作人员,添新丁不久。谈及刚出台的“单独二胎”政策,她略显犹豫。“像我们这种‘菜鸟’父母,还真没有那么长远的规划,现在光一个孩子就让我们忙得团团转。至于现在‘放松二胎’,我想政策应该有延续性,所以要等两三年后这个孩子大一点再考虑吧!当然了,我要首先跟孩儿他爸商量。”黄小姐笑着说。
与黄小姐持同样意见的还有在厦门国美电器市场部工作的林先生。同样是独生子且已育一子的他,依然持谨慎态度:“虽说孩子现在一周岁零三个月了,但后面是否会再要,还是取决于咱们厦门本地实际的落实和实施情况以及申请流程。”林先生语气中略显踌躇。
另外,在媒体单位工作的蔡女士等受访者不置可否,对“单独二胎”政策均持保留意见。
想生者: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家住集美的谢先生是“单独二胎”政策坚定不移的支持者。
谢先生说,像他们这些上世纪80年代的独生子女,现在有了自己的孩子以后,才发现孩子的生活比他们童年时还要孤单和单调。“别看现在网络这么发达,各种电子设备和应用程序层出不穷、五花八门,但整天面对这些电子设备和游戏,且身处现代化封闭独立公寓住宅里的孩子们却越来越少说话,越来越不想说话了,而伴随而来的是下一代交际能力的弱化和语言组织能力的退化。”谢先生说。他认为,丰富多元的网络环境替代不了兄弟姐妹间的亲情。
拒生者:只生一个保“质量”
当然,采访中还是有对“单独二胎”政策并不感冒的家长。家住海沧的洪先生对导报记者表达了养育多儿对孩子生存质量和环境的担忧。“越穷的地方生的孩子越多,可孩子的生存质量自不必赘言。而城里的孩子倒是生存质量高,但生两个的话,普通工薪阶级的父母养得起吗?”洪先生质疑。
洪先生接着说:“别的我不知道,刚生孩子那会儿,记得一包25片装的尿不湿卖50块钱——撒尿都快尿不起了!奶粉呢,只知道去年在海沧没事逛商场,那里的东西,越是小孩子的东西,就越没见过两位数的价——全在三位数以上!”“虽说现在是九年义务教育,孩子们交的学费相比咱以前是低了不少,但校外的东西呢?辅导班、兴趣班……金考卷、银辅导……这些都要钱呀!”
在洪先生看来,“单独二胎”政策且别高兴太早,等养得起再生不迟。(见习记者温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