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每天巡逻36公里 照亮市民回家路

2013-08-16 13:07:33 来源:中国日报福建记者站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同安:每天巡逻36公里 照亮市民回家路
 
清淤泥(何东方 摄)
 
岳东路是闽南果蔬批发市场、住宅小区、餐饮店等进出城区的主干道之一。这一带排洪沟、污水井时常被腐菜烂叶、塑料袋等堵塞,暴雨来临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正常排水,给市民出行、市场正常运作造成了极大不便。

“能帮大家解决生活上的烦恼,谁还会在乎累和脏呀!”现场工作人员李阿西憨厚的笑容和朴实的话语铭刻在了记者的心中。被戏称为“清道夫”,自今年5月以来,同安区市政所先后在岳东路展开2次大清淤工作,10多名工人每天上午5点半工作10多个小时,共清理掉100多立方米的淤泥,预计8月中旬即可完成清淤工作。据了解,同安区共有市政排洪沟11条,排水沟42条,市政排水系统56200米,每年清淤70多车。

同安区市政所所长、厦门市劳模张庆海向记者介绍道,由于同安市政基础设施薄弱,每次台风、暴雨来,全所工作人员24小时总动员——“定人定点定任务”,根据应急预案,每个人专门盯一条路,及时清除集水口堵塞、归位被水流冲开的井盖,人员要直至没有积水才能离去。这几次厦门台风暴雨,同安也经受住了考验,在市政所管辖范围内,未出现长时间大面积积水。

“好巡警”

巡逻12960公里市政道路

环城东路、凤山路、银湖中路等42条城区市政道路总长35.5公里;美禾三路、同盛北路、榕溪路等近50条区级工业区市政道路47.4公里。每天,同安区市政所公路巡逻员老苏都会踩着被自己戏称为“宝马”的自行车,绕着城区道路、桥梁和工业区巡逻一遍市政道路相关配套设施的损耗状况。

太阳晒得人眩晕,顶着大太阳,老苏像往常一样一边骑行一边东张西望,他说:“几年下来,我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道路井盖、路灯、电缆线等任何异样,都逃不过我这双眼睛。”说话间,老苏巡逻到了银湖中路,一看到掩映在行道树中的电线杆的底部裸露出电线,老苏立即拨打电话向单位反映情况,仅仅用了10分钟就解决了问题。

据了解,同安区共有8900多个雨水篦和雨污井盖,自2009年起从原来含铸铁材料换成了钢筋混凝土的新型材料,丢失率大幅度下降。为了减少市民因井盖缺失造成安全隐患,2013年8月开始安装1000多个防坠网。

5年来,老苏每天环城骑行36公里,每月骑行约1080公里,一年骑行12960公里以上;5年来,老苏每天巡查在7500多盏路灯间,为百姓照亮出门和回家的路。“其实所里的9名同事个个都像我一样爱岗敬业,无论他们在哪个岗位,百姓的幸福是大家共同的心愿。”

市政设施破损

最快一小时到场

“2009 年以前,同安每年丢失的电缆价值达50 万元,而自2009 年,安装了GPRS 路灯远程监控系统以来,截至目前电缆只丢了300 米”。张庆海的一番介绍着实让人吃惊。张庆海介绍,电缆丢失率的下降主要得益于同安区市政所实施的多项新举措。近年来同安区安装了19 个GPRS 路灯监控设备终端、57 个电缆防盗器,设立专门的电缆智能防盗终端。当电缆被剪断或破坏时该设备可立即提供警报提醒,并可通过软件终端、手机短信等方式立即将被盗地点、被盗情况等详细信息送达负责人。

据了解,目前同安区市政所负责大同、祥平两个城区及5 个区级工业区的路灯照明建设维护及道路、桥梁、排污和排洪设施的维护管理工作,维护城区道路面积72.5 万平方米,维护城区路灯5108 盏,工业区路

灯2479 盏,该所推行市政“110”联动,在接到群众反映市政设施发生破损、堵塞等概况时,工作人员最快可在一个小时内到场妥善处理问题。(通讯员 叶少静 陈雅玲)

实习编辑 黄金铮

编辑: 邓京荆 标签: 同安 巡逻 市民 淤泥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精彩热图

拉萨开往重庆列车今晨车厢起火 隧道中被困1小时

高清:新疆127岁老人等待认证世界第一寿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