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高新产业产值首超万亿元
我省高新产业产值首超万亿元,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完成全省89%的研发投入,获得60.9%的专利授权。
依靠创新驱动战略的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我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动力。昨日记者从省科技厅获悉,2012年,全省高新产业产值首超万亿元,达10331.50亿元,同比增长15.7%;增加值2726.67亿元,同比增长17.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8.7%。
“福建要制造业,但不要低端的制造业;要传统产业,但要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省科技厅负责人说。据统计,2012年,我省通过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产生产值6304.72亿元,同比增长18.2%,占高新产业产值的比重为61.0%,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
福建凤竹纺织科技股份公司原先是传统纺织企业,现涉猎织造、染纱、漂染、制衣、棉纺、污水处理等多个领域,成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连续6年名列中国针织行业竞争力10强企业。公司负责人说,他们的研发投入年均超过1500万元,成立的凤竹技术中心已成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自主研发的印染新工艺及其废水回用新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年产生经济效益1500多万元。
技术的领先,使企业掌握了市场话语权。近年来,在国际市场技术壁垒林立的情况下,凤竹自营出口额和出口价格依然大幅攀升,每年保持30%以上的增长速度。
不仅是凤竹,我省许多企业已成为创新主体,纷纷抢占技术制高点。如新大陆公司,2010年成功研发全球首颗物联网应用二维码解码芯片;2012年,又研发成功第二代二维码解码芯片。仅2010年,新大陆与合作企业围绕条码芯片技术,就先后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国内专利申请达120项。
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各相关部门多措并举,是企业自主创新活力迸发的背后推手。仅2012年,我省就出台了《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与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福建省科技型企业备案办法(试行)》、《福建省支持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非上市企业改制进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福建省企业专利权质押贷款贴息办法(试行)》等一系列文件,大力扶持引导企业走上创新路,促进创新成果更好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目前,全省已有89%的研发投入由企业完成,65.7%的省级科技获奖成果来自企业,60.9%的专利授权从企业产生。至2012年底,全省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达1528家。
我省高新产业领域不断取得核心技术的突破,形成了许多新经济增长点。如信息通信方面,研发并试产成功全国第一枚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专网数字对讲机专用芯片;IAP工业自动化通用技术平台突破了工业控制系统跨平台组态等业界技术难题等。在知识产权方面,2012年,我省共争取国家项目1463项、经费11.41亿元,同比20.6%,再创历史最高水平;全省专利授权30461件,同比增长39.4%。
高新技术产业区是拉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2012年,福州、厦门、泉州和莆田4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916.13亿元,占全省比重28.2%。当年,我省开展了高新区评估工作;安排经费1.8亿元,启动302项科技项目,重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莆田高新区成功升级为国家高新区。据悉,省政府近期将再出台文件,进一步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与发展。
“创新型福建”建设可谓硕果累累。据科技部最新统计,我省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居全国第5位,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居全国第7位。(记者 李珂)
实习编辑:段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