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专访福建留学生同学会秘书长郑瑜:把留学生工作当做科研
留学生资源是巨大的人才宝藏
“今天,你们喝水的纸杯,就是我们留学生从美国引进的技术专利做的。”郑瑜说,纸杯的材料用的是玉米粉做的,在龙岩生产的,超过90%可降解。
留学生资源是巨大的人才宝藏。为什么中国百年的拱桥和廊桥至今不塌,而有些地方新建的大桥因为鞭炮或什么原因就倒了?郑瑜说,福建是著名的侨乡,留学生同学会不能只是用来联谊,要进入经济战线的主战场,让留学生资源为民生和社会建设服务。
当年,单位里和郑瑜一起出国还有另外两个人,其中一个当了院士,一个去世了。曾经是研究化学的郑瑜的人生再次出发,担当起为国内外留学生服务的工作。出国留学回来的不少人身居要职。虽然年届古稀,她依然心态阳光,感觉每天都有新收获。
1960年,中科院院士卢嘉锡任福州大学副校长和中科院福建物构所所长。1961年,郑瑜考上福州大学化学系。卢嘉锡1939年获英国伦敦大学博士学位,1945年回国后到厦门大学工作。1986年10月,福建省留学生同学会成立,卢嘉锡是第一届理事会名誉会长。当时,郑瑜正在美国西北大学留学。郑瑜1989年前夕回国,又到了中科院福建物构所工作。郑瑜没料到,自己后来会专门来处理福建省留学生同学会的工作,而且乐此不疲。
福建省留学生同学会最初成立时,会员161名。现在,会员已经有3500多名,会员留学地域遍及五大洲,所学专业涵盖了科教文卫各门学科,在全省乃至世界各地不断开拓分会。
从之前每年3万元的经费,到现在拨给经费40万元,虽然这些资金用来搞活动还是远远不足,但是,福建留学生同学会的会员“众人拾柴火焰高”,还是把活动做得有声有色。
在物构所工作时,郑瑜曾面试招收过一个福安的学生小陈。小陈是山东大学毕业的,在物构所时,郑瑜对他要求很严格。后来,小陈去英国留学,念完博士回来。在英国时,小陈每周给郑瑜打电话。回福州后,福建省留学生同学会搞活动,郑瑜还经常叫他来帮忙照相,大家都很开心。
她很多同学和朋友在国外。她前后去过美国五次,大家一直保留着良好的联系。郑瑜去圣地亚哥开国际会议,在国外的同学朋友就张罗着安排她的业余时间相聚。他们甚至把一年的假期串在一起,把郑瑜去各处的时间计划好,机票也替她买好,每人轮流招待她。
她经常收获感动。在波士顿,西北大学的校友28人聚会欢迎她的到来。郑瑜说自己是以一个阿姨或大姐的身份出国留学,而当年很多人都是小姑娘小伙子。如今,当年的年轻人也都拖家带口了。聚会时,一对谈了七八年恋爱后结婚的年轻人,一定要她当证婚人,让她见证一段美好时光。在充满愉悦的氛围里,她还给一个准备结婚的人剪了个大红的囍字。
“我的专业是分析化学,研究分子吸收光谱的,分析化学是为人服务的。”郑瑜说,她大学毕业后在云南做的是理化的研究工作,在以结构化学为主的中科院福建物构所,她的分子吸收光谱也不是主流部队。“现在,我依然是绿叶衬红花,我把留学生工作当做科研来做。我对自己得孩子说,不要怕当绿叶,绿叶也很快乐。”
去年,郑瑜因参展活动出色,还获得海交会颁发的4个奖。“同学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福建省委省政府的和省直机关各部门的关心帮助。”郑瑜说,因为同学会工作开展出色,省里奖励了这个社团组织一部商务车。当别的组织表示羡慕时,一个领导说:留学生同学会是朝阳组织,人会越来越多,层次会越来越高。
郑瑜近古稀之年,面对面时,会让人误以为她是四五十岁的人。记者打电话给她时,话筒里传来清亮的声音,误以为对方是二十来岁的女孩在接听。几度确认才敢肯定那就是她。
乐而忘忧,这或许是她这片绿叶长青的秘密。在绿叶的叶脉,分明也散发出一股幽香,沁人心鼻。(记者 林长生)
实习编辑:段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