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华东地区>福建>社会法制
私人情绪屡发酵成热点 名人微博骂战拷问公共责任
2011-07-21 17:29:04      来源:中国青年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如果你的粉丝超过100,你就是一本内刊;粉丝超1000,你就是一个布告栏;粉丝超1万,就是一份杂志;粉丝超10万,就是一份都市报;粉丝超100万,你就是一份全国性大报……这是微博上曾流行的一段话。

一方面,明星有了自己的微博,既方便自己进行炒作,又方便媒体炒作自己,更何况还有着某“微博女王”日进1万美元的传说。另一方面,粉丝也希望与明星实现无障碍交流,而网站的赢利点则是从“围观”中赚取点击率,怎么看都是一件互利多赢的好事。

可粉丝多了,麻烦也就来了。之前冯小刚就说过,当粉丝突破900万,什么话都得说前仔细斟酌,写了删删了写,微博就失去它原来好玩的意思了。

“首先要避免麻烦,但又要做真实的自己。”演员姚晨也苦恼无比。在她看来,以前写微博只是想和大家一起分享快乐,但真面对七八百万粉丝,必须要考虑自己的责任。

嬉笑怒骂,宣泄也要有底线

毫无疑问,微博已经成为当下一个重要的公共发言平台和信息传播载体。在网络舆论监督和公共事务讨论中,微博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然而,势头正猛的微博近来却被此伏彼起的骂战困扰着,俨然成了抱怨和发泄的滋养地。

一向言辞犀利的新锐作家蒋方舟,逃离微博的原因之一就是微博世界中持续不停的骂战:“你骂谁就像站在他们家门口骂一样,逼着他回应。微博让人与人的距离太近了,就是熟人建立起来的社区,是容易引起争端的环境。”

曾经靠微博赚足了眼球的名人们,每次经过这些风波,微博上的口风都会一时间收紧,学者、专家、媒体评论也不厌其烦地告诫名人要慎用话语权。可一旦风头过去,不少人又开始忍不住大放厥词,制造新的舆论热点。

是人就有七情六欲,就有可能情绪失控,更何况骂人常常被看做是真性情的表现。但作为一个公民,尤其是公众人物,应该有更多的自律,谁也无权把微博当成自家客厅,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以至对社会形成错误的示范效应。

针对微博骂战的频繁上演,北京大学心理学系认知神经科学博士张亮认为,微博的出现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加直接和亲近,但是不能因为“泄愤”而将其沦为“骂场”。她还强调,“骂”或许是压力造成的后果,也是人类心理情绪的一种自然释放,但是“骂”的合理性在于场所,而微博是一个公开透明的环境,大张旗鼓地骂人于人于己都是一种损失。

很多名人都有着数以百万计的网络拥趸,微博粉丝多、传播力大,但正所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应该掌握发言的底线,自觉地有所为有所不为——作为享受了更多社会资源和公众膜拜的名人来说,这是他们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马原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聚焦南方洪涝灾害
>> 详细

各地新闻
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勇敢开辟建设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决心。>> 详细
点击排行
  苏树林当选福建省长 曾供职于大庆油田(图)
人民时评:用好“4.85亿网民”的宝贵资源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