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年均增长3.3%,建设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3600万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不低于7%……5日提请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的“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以约束性指标的形式为政府解决民生问题戴上了“紧箍咒”,赢得与会代表委员叫好。
“这实际上是政府对百姓的庄严承诺。”来自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的全国政协委员郭汝斌说,设定约束性指标,使我们在迈步时不仅目标更加明确、容易操作,而且便于来自各界的监督检查。
相比“十一五”规划,“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设定了12个约束性指标,比“十一五”规划多了4个,且其中一半关乎民生。李洪程委员说,对于政府而言,这是一种鞭策,对于民众而言,传递的是信心。
与多个民生指标纷纷上浮相比,“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将未来五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降为7%。李洪程委员说,数字的一升一降间,体现的是政府适当调控发展速度、控制发展规模、着力改善民生的思路转变。
“发展是硬道理,但是发展的速度必须根据国家的情况来制定,不是说发展越快越好,而是要让人民得到实惠、让人民感到幸福、让民生得到改善,显然,政府已经对此有了清晰判断。”李洪程委员说。
然而实现这个目标并不容易。列席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的国务院参事车书剑举例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再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1000万套。“这在过去是不敢想象的数字。”但他坦言,尽管中央在加强保障房建设方面连续出台政策,在一些地方落实时仍会遇到阻力。
他建议,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要加大对地方的督办力度,确保政策得到落实。对于执行不力的,坚决予以问责。
这种看法得到全国人大代表汪纪戎的认同:“现在关键是要把这些约束性指标分解下去,由各级政府抓好落实。中央应加强对各级政府的考核力度,确保这些指标得以实现。”
来源:新华网 编辑:冯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