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
公共空间灾时可转换为避难场所
记者获悉,《规划》充分考虑到应急系统建设,建立疏散救援通道的同时,部分公共空间在平时功能基础上附加避难功能,平时正常使用,灾时转换为避难场所。
度假区建设将考虑应急,将设疏散救援通道,用于灾时救援力量和救灾物资的输送,受伤和避难人员的转移疏散,尤其要保证灾后的通行能力。骨干救援通道连接度假区出入口、消防站、医疗设施等,一般疏散救援通道连接避难场所等。骨干疏散救援通道的机动车有效通行宽度不小于15米,转弯半径应满足大型救灾车辆通行的需要,要求一般疏散救援通道机动车有效通行宽度不小于7米。
避难场所利用公园绿地、学校、体育场馆和广场改造而成,平时正常使用,灾时转换为避难场所。避难场所具有宽阔的开敞空间与绿地,能够满足避灾人员、设施和物资的安置要求,至少安排两个出入口。临时避难场所可容纳较多避难人员,主要用于灾时30天以内的避难生活;长期避难场所可容纳需要长期避难的人员,进行集中性安置,用于灾时30天以上的避难生活。
来源:西安晚报 编辑:孙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