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建筑有望变身“功臣”
在城市中享受建筑魅力的市民或许应 “自责”一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数字令人吃惊——全球1/3的二氧化碳排放来自建筑行业,但可持续建筑,有望使建筑从碳排放的“罪魁祸首”变为减排功臣。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可持续消费与生产司司长阿拉伯·霍巴拉昨天刚刚参观了南京的一座公寓,他非常感叹:“公寓外是30多摄氏度的高温天,公寓里面根本没开空调,却比开了空调还凉快!”
霍巴拉说的这种可持续建筑,在国内房地产巨头万科公司的董事长王石看来,并不陌生。万科有个万科建筑研究中心,中心建了一座塔,这座塔按白蚁造窝原理建造,白天隔热,晚间散热,并且用微风、垃圾发电和天然采水,因而做到不用市网一度电,不用市政一滴水。王石说:“这种技术其实已经相当成熟,可以在城市的社区运用。”
更多可持续建筑领域的成熟技术就在眼前。在上海世博园内,葡萄牙馆极具特色的软木外墙、英国伦敦的零碳馆、瑞典马尔默的绿色屋顶、加拿大温哥华的环保木屋、日本大阪的樱花隧道,德国佛莱堡的向阳屋等。然而,这些似乎触手可及的绿色建筑,在国内外的普及却仍然较低。王石坦言,国内房地产开发项目推行可持续建筑标准的不足5%。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可持续消费与生产司司长阿拉伯·霍巴拉介绍,许多建筑商感受不到节能的好处,有些地方政府也认为,尤其廉租房一类的政府所建房屋若要提供节能设施便是奢侈,这是认识上的误区。霍巴拉建议,要采取行动就必须要有政府的参与,要有很好的政策框架和法律支撑,还要有金融支持。“事实上,政府应该挑大梁,因为许多建筑其实是由政府所拥有的,这些政府建筑应该率先被建造为可持续建筑,起到示范作用。”
低碳指标应是一个动态过程
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王金南用5个方面通俗定义了城市环境宜居性——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新鲜空气,睡个安稳的觉,吃上放心的庄稼,在一个良好绿色的环境中生活。
然而随着城市发展,环境却朝逆方向前进。据美国环保协会首席经济学家、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外方委员杜丹德介绍,1980年人们的汽车出行距离是7.3亿公里,2005年就已达到92亿公里,仅汽车及其使用就带来一系列污染源。
不仅仅是环境威胁。中国机动车千人拥有量仅50辆,美国人是780辆,欧洲是550辆,但我国石油进口已超过50%——去年进口2亿吨,国内生产只有1.7亿吨,10年以后怎么办?即使依赖进口,全世界的石油探明储量也是只够42年时间。而中国的煤炭储量相对丰富,但以如今的用量,只够开采38年时间。
“所以当今中国,低碳城市转型和低碳城市建设,不仅仅是为了应对气候变化,也是为了能源安全,更是为了可持续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强调,绿色转型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如何能”的问题。
如何能?就是正视现状,不苛求“零碳”,而是不断逼近“低碳”。潘家华认为,绝对的零碳,目前来说是不现实的,也是没有必要的。当前可再生能源成本高、数量有限且不稳定,难以保障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如果中国能在2020年实现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40%到45%的目标,就是不断逼近低碳。”他认为,应从源头做起,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费,增加零碳能源比例,从技术手段提高效率,从消费层面实行低碳生活方式,“低碳指标应该是一个动态的,不断逼近的过程。”
大阪市副市长北山启三则带来了大阪的实践:“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就要减少25%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这需要普通市民和相关的企业共同努力。”大阪市要将环保行动与奖励政策连接起来,引进太阳能发电,由政府和自治体补贴部分设置费用,居民便可减少20%左右的成本,通过在小学和政府屋顶安装这样的设施,总发电量将达到约2000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