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4月27日报道:刘青墨(音)站在自己的房子曾经坐落的那片土地上。他四下打量,希望能够找回过去的些许记忆,但这里已没有丝毫过去的痕迹。
82岁的刘青墨试图在黄浦江东岸找寻自己住了10年的老房子,那里曾有坑坑洼洼的小路,破败不堪的房屋,以及臭气熏天的公共厕所。
然而现在,眼前的景象令他大吃一惊。曾经老旧不堪的居民区,如今摇身一变成为一片美丽而又现代的世博园区,诸多高科技建筑拔地而起。看到这幅景象,刘青墨说,这比四年前因世博园区建设而乔迁新居更令他兴奋不已。
上海市政府为了感谢像刘大爷这样为世博会做出贡献的市民,邀请他们在世博园试运营期间到园区参观。刘大爷在周末参观结束后说,“我很高兴,不仅因为世博会的开办大大改善了我的生活条件,同时也因为世博会把世界各地的奇珍异宝都带到我曾经住过的地方来了。”
世博园所在的黄浦江周围原有近18000户居民和300家企业。在2003年至2006年间,他们被相继被安置到上海的东南郊。这是上海市最大的搬迁项目之一。
在搬迁之前,大部分居民都居住在建于上世纪60年代的老房子里。这些房子生活设施短缺,卫生条件极差。刘大爷回忆说,以前,他倒废水必须出门去附近的污水沟,打水总要走上几分钟到社区的水站。
在浦东的后潭公园接受采访时,刘大爷说,原来他的老房子只有13平米,现在他感觉就像是“坐了时光机”。“以前想都不敢想,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我们这里竟然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有时候我几乎不能相信,这里就是我曾经居住的地方。”刘大爷还告诉记者,现在只有看到照片,才能想起以前“那些艰苦的日子”。
刘大爷60年前从江苏搬到上海,在此后的60年里只搬过两次家,两次搬迁都是因为城市发展的需要。
“在90年代搬到浦东之前,我在浦西住了将近50年,见证了浦东和浦西的变迁。”
政府为了安置世博动迁居民,特地在距离世博园10公里处新建了两处居民区,刘大爷就住在其中一处。尽管这里距市中心较远,但刘大爷说这里空气新鲜,生活便利。
现在他和儿子、孙女住在84平米的新公寓里,比起他浦西的小房子,现在的居住条件大大改观。
参观世博园区期间,由于各个场馆外排队的人太多,刘大爷就没有进馆参观,只是在世博园区里四处走走看看,试图寻找过去的记忆。
令他印象最深的是,世博园的一些建筑是在原有旧工厂的基础上改造而成的,其中包括一家老发电厂的烟囱,高达165米,现已被改造成一支巨大的温度计。
刘大爷说,“这些改造过的建筑让像我这样的人想到了过去,也提醒着我们上海所经历的变化。”
来源:中国日报(记者 钱雁峰 编译 刘江波)编辑: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