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民营经济的发展遇到了空前的困难。在需求萎缩、市场低迷的窘境中,民营经济较少得到宏观政策的支持,中央四万亿投资大量流向央企和大型国企。据统计,2009年全国非国有单位固定资产投资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落后4.4个百分点,比国有单位落后16.6个百分点。2007-2008年沿海民营企业大规模内迁以寻求市场机会,2009年民营企业在航空、钢铁、煤炭、公路等行业再掀新一轮退潮。民营经济拥有话语权的依然只能在轻工业制造和日常生活服务业两个行业,而国有经济依然在五大基础产业拥有绝对的控制力。包括能源资源,交通电力,公用事业,金融,文化卫生等,国有经济所占比重都在90%以上。2006年中央企业利润突破一万亿元,2009年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更实现利润1.34万亿元。国有企业不仅在基础行业积极拓展,甚至向房地产等竞争性行业大举扩张,创造了不少新的"地王"。这种“国进民退”现象目前已经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存在巨大隐忧。
近日,中国日报记者就民企的发展问题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颜延龄,以下是采访实录:
中国日报:我们知道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国进民退”现象愈演愈烈。在当前的政策环境和市场条件下,民营经济主要面临哪些发展困境?
颜延龄:首先,制度歧视,资源错配。
民营经济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国有经济而言,创造了较多的就业机会,但是却占有了较少的土地、矿产等物质资源,也难以在国有经济占主导的行业获得公平进入的机会。经过1982,1988,1999三次修改宪法,民营经济逐渐有了合法地位,“非公三十六条”更是使我国在消除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上又迈出历史性的步伐,对于促进中国经济结构完善和民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国有经济、外资经济与民营经济在市场准入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大的政策差异,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向外资开放的领域允许民间资本进入。但是,由于缺乏一份向民间资本开放市场的“时间表”,也没有可操作的程序规定,一些部门、行业垄断和歧视性的准入政策仍然存在,如银行、保险、证券、通信、石化、电力等行业,民间资本一直难以进入,与国有经济相比,民营经济在投资、生产和经营诸方面,面临更多的前置审批,手续杂、关卡多、效率低,在参与竞争的资格、条件和机会上往往处于不利地位。
其次,资本短缺,融资困难。
民营企业的发展普遍面临着资金短缺的困扰,融资困难是摆在民营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民营企业在取得商业银行贷款方面以及在公司股票上市和发行债券筹款方面的不平等待遇依然存在。除了短期信贷以外,其它融资渠道对民营经济的开放度很低。目前国家虽然出台了信用担保、风险投资等方面的政策,但具体操作难,在基层落实难。民营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的机会少、规模小、期限短、比重低、品种少、担保难、成本高。长期以来民间投资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自身积累和借贷,甚至有不少来自地下钱庄。国有银行对民营企业“惜贷”现象比较突出。除少数大企业集团外,中小民营企业贷款难是较为普遍的现象,据国家金融统计报表反映,我国对小规模民营企业贷款的比重还不足贷款总数的1%。与银行信贷相比,证券市场对民营公司的开放度更低,即使是十分成功的民营企业,要想利用上市或发行债券、商业票据等融资手段也极为困难。虽然近年来,管理层摒弃了限制民营企业到主板上市的做法,但入市门槛较高,只有少数扩张较快的民营企业集团才直接或间接地挤进“主板市场”,广大中小民营企业几乎不可能通过这种渠道直接融资。二板市场容量相对较小,无法满足中小企业融资要求。民企债权融资也排在国企之后,政府提供的银行技改贴息贷款、国家科技发展基金、加速折旧减免税收等财政金融优惠政策也往往与绝大部分民营中小企业无关。民营经济间接、直接融资的渠道都比较狭窄,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民营经济的发展。
第三,先天不足,管理落后。
相对于国有企业60多年的发展历史,民营企业只有3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资本积累,制度完善,管理机制建设,人才培养和使用,品牌培育和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还存在巨大差距。整体上民营企业规模分散,企业普遍规模偏小,产业结构趋同、技术水平较低;产品结构单一、科技含量不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管理水平较低,缺乏高水平管理人才,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不足。部分民营企业的还存在道德风险问题,降低了社会信用评价,给自身发展带来巨大障碍。
来源:中国日报网 编辑:杨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