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地方频道-教育职场
探索:引力波之外,还将有哪些爆炸性的发现?
2016-03-01 07:38:37
 

  人类前沿研究里的中国身影

  这些重大的研究命题,就好比一座丰富的矿藏,摆在那里,谁都能看得到,但如何挖掘,从哪里入手,又需要什么样的工具、财力和人力等等,都需要思考、研究乃至战略规划。

  正如张双南所说,从来就不存在仅仅一个国家才会有的科学难题,就像他们常说的“一黑两暗”——黑洞、暗物质、暗能量。这些科学命题探索从来都是世界性的,不分国界,但毕竟一国之力有限,每个个体的生命力也有限,有所为有所不为是一个必然选择的结果。“不追求全面的领先,重点布局,在一些有特色的地方保持自己的优势和力量。”在他看来,这是中国科学界面对世界共同的研究课题时,一直以来的心态。

  比如关于中微子的研究,根据张双南介绍,中国将会率先建立世界领先的中微子研究中心,这将是江门中微子实验成功之后一个必然的结果。此前,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的成功,已经使中国进入了中微子研究的国家前列。而负责这一实验的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所长、中科院院士王贻芳也提到,江门中微子实验瞄准的将是下一个热点——确定中微子的质量顺序。根据预期,江门中微子实验基于2万吨液闪探测器能够有效地测量中微子的质量顺序,并和国际上相应的加速器实验形成竞争和互补的关系。

  量子信息技术也将是中国人崭露头角的一个领域。根据2020报告,未来10年,量子通信可提供绝对安全的信息传输方式,量子计算、量子仿真领域也将产生重大突破。而刚刚过去的2015年国家科技奖颁奖大会,就把该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这个自然科学领域的最高奖项,颁给了致力于量子信息技术研究的中国科大潘建伟团队。

  到国际上寻求合作

  当然,在一些领域,寻求具有重大价值的“国际合作”项目,也成了中国人致力于前沿研究的一条路径。

  比如,致力于揭开宇宙“黑暗时期”之谜的“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项目”(英文简称SKA),是国际天文界计划建造的世界最大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接收面积达一平方公里,最终将建设上千面反射面天线和一百多万个低频天线。天文学家能够利用它监测到天空全景图和其中从未有过的细节。对于这样的机会,中国科学家自然不愿意错过。

  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国家天文台副台长薛随建透露,在这个重大的国际科研项目中,中国有望占到了10%份额的资金投入以及其他贡献,比如在高频阵的天线的研发方案的竞争中,中国方案就崭露头角最终胜出。

  目前,SKA由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印度等10个国家共同参与研发,中国也成了SKA的创始国和正式成员国之一。在SKA对外发布的11个工作包中,中国参与了天线(DSH)、低频孔径阵列(LFAA)、中频孔径阵列(MFAA)等6个国际工作包联盟的研发工作。

  薛随建预计,到2020年前后,SKA第一阶段工程的阵列将开始观测,若干年后,人类将有可能探测到宇宙暗纪结束、第一代天体形成将宇宙“点亮”的整个过程等等。

  那么,究竟哪些项目可以到国际上寻求合作?

  吴季向记者透露,由中国科学家组成的科学委员,专门负责遴选我国参与的国际项目,其遴选标准主要出于三点考虑:其一是某个科学项目对于解决未来重大科学问题可能产生的突破性;其二是某个项目对未来整个世界学科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力;其三是某个科学项目在未来几年内技术上的可行性和兑现能力。当然,也会考虑中方在研究项目的参与度、贡献度等。

  按照这样的标准,30米望远镜(TMT),似乎是中国科学家必须要参加的一个项目。

  TMT是被全世界科学家公认的,将会主宰未来数十年天文观测领域的下一代地基巨型光学-红外天文观测设备。其30米口径的集光面积是当前最大光学望远镜的十倍,空间分辨率则比哈勃空间望远镜(HST)提高一个量级。

  “毫无疑问,TMT将会在揭示暗物质和暗能量的本质、探测宇宙第一代天体、理解黑洞的形成与生长、描绘系外类地行星特征和生命起源这些科学领域作出重大突破性发现。”说起TMT的未来,薛随建难以掩饰作为一个天文科学家的激动之情,中国天文界的一个共识即是以实物贡献的形式参与这一项目,关系到我国21世纪天文学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本世纪一次不可错过的机会。

  然而,这条路走得却并不顺利。


编辑:小微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热图推荐

来源 | 中国青年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