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中央音乐学院院长、著名指挥家俞峰做客新华网,就2016年艺考以及中国音乐教育及艺术人才培养分享自己的见解。 (新华网 张欣然/摄影)
说教学:课堂、实践到舞台形成完整的教育系统
在俞峰看来,在中央歌剧院任职的十年对现在的教学工作大有裨益。俞峰认为,从在学校里的课堂教学到艺术实践、再到真正的舞台表演全过程这才是一个完整的“教育系统”。提到实践与教学相互之间的指导作用与关系,俞峰表示,中央歌剧院作为中央音乐学院在北京唯一的实习基地,毕业生的实践情况对教学反馈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音乐学院的老师同时也是歌剧院招聘考试的评委,他们会把音乐学院的毕业生质量直接反馈回学校。
说求知:重视提高教学质量是培养目标的核心
“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最重视的,也是我们培养目标的核心”,俞峰说,学生的努力和老师的教学,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的,也构成了学校的学风、教风和校风。俞峰说,大学是学生人生的重大转折,孩子们从18岁左右进入大学,这正是人求知欲形成的重要阶段。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百年大计,不可一蹴而就,严谨治学是我们能做的。大学比较理想化的状态是,治学严谨的态度,良好的校风传承,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老师能够脚踏实地地从事事业研究和教学发展。我本身对达到这种状态充满信心,尤其是站在国家推进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风口上,我相信各行各业的人才都会脱颖而出。
说大学:良好的治学氛围是大学理想化的状态
俞峰还指出,目前国内的高校普遍存在“严进宽出”的现象。国外大学绝对不会“宽出”,因为学术的严谨、教学的秩序是容不得马虎的。我所提倡的“学术自由精神”,是在严谨的治学态度前提之下的。学生从18岁开始的年龄段正是求知欲形成的非常重要的阶段,尤其在艺术上,所以学生从高中进入大学,对他的人生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转折。“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百年大计,不可一蹴而就。有治学严谨的态度,保持、传承、发扬良好的校风,在大学中建立良好的治学氛围,让老师能够脚踏实地从事教学和研究,这是一个大学理想化的状态。
说艺考:追求自我完美的实现的过程 伴随我们整个人生
针对网友关切的2016年艺考,每年的这个时候,全国各地的“逐梦”的艺考考生都奔赴他们心中的艺术殿堂,孩子的梦想,家长的期望,一轮一轮的考验着学生的艺术功底和家长对孩子的殷勤期盼。
“艺术成才是个漫长的过程,不够执着不是发自内心的喜好中途就可能会放弃。”俞峰在谈到艺考时这样说到,他还表示,我们不能期待学生在大学阶段或研究生阶段的几年时间里能够有所成就,很多艺术家都是大器晚成的。有的人会因为一些暂时的失利或者学习上暂时的提高不够快而产生失落感。其实这些都是表象,我们追求的是自我完美的实现,这个过程是一直伴随着我们的整个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