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易的挣钱路
和其他人的轻松心情相比,来自河南的李书见看起来有些沮丧。今年10月至11月,他和20多个工友在肥东打工,要过年了,4万多工资却一直没有着落。
头天晚上,他坐了十个小时的夜车从登封赶到肥东要账,却发现项目部的人已经不在了。经过电话沟通,对方承诺今年三月一定把工钱给他。
没拿到钱,李书见早早地回到车站,准备再坐当晚的车回去。因为是临时买票没有座,这十个小时的车程,他得一路上站回去。
李书见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皱皱巴巴的小本子,上面详细记录着今年被拖欠的工钱。他说,今年本来形势就不好,再加上三笔活没拿到工钱,所以一年下来没挣到啥钱。
李书见今年50多岁,河南口音很重,说话的时候两手插在上衣口袋里,他说你们能给报道报道不。说完,又说还是别报了,就是想跟人说说纾解纾解。
虽然要账不易,不过李书见对拿到工钱还是比较乐观,他说项目部也确实有难处。李书见要了记者的电话,笑着说,如果实在要不到,再给你们打电话。他说,自己年龄大了,以后准备就在家附近打打工。
后记: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年节”,回家过年,是一种仪式,更是中国人生生不息的乡土观念。
在当今中国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这样的回乡之旅,尤显特殊。地区经济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人口流动频繁,让春运成为一个时代现象。在这个现象里,每个人的春运故事都是这个时代的平凡注脚。
在车站,你能听到各种口音,河南、四川、湖南,这些乡音的汇聚,让人深感中国的博大。正是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劳动者,推动了一座城市,乃至整个中国的迅疾发展。
平日里,他们是建筑工地上的民工、是商场里的营业员、是经营早餐车摊的阿姨,但他们更是远方小城里孩子的父亲、母亲,是每一个父母心中的宝贝。巨量旅客发送数据的背后,是一个个城市建设者,和他们身后的乡土。
在外的人更易思家,一年的辛酸苦辣,似乎只有在亲人面前,才有了意义。一年的勤勤恳恳,为生活奋斗,也只有在此刻,才有了放松的理由。
丙申猴年,愿您与家人一起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