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地方频道-教育职场
杨国强的“教育扶贫”之路
2015-12-18 08:32:00
 原标题:杨国强的“教育扶贫”之路

  从1997年的第一笔“无声”捐助100万元开始,18年来,杨国强和女儿杨惠妍以及碧桂园集团共计投入了21亿元用于扶贫,其中专项用于办学、助学、兴教就超过了9亿元,41875名贫困人口直接获益。杨国强坚信:“教育扶贫,是针对贫困人口进行教育投入和资助,使其掌握脱贫致富的知识和技能,是减贫脱贫根本之举。”由于对教育扶贫工作的杰出贡献,广东碧桂园集团创始人杨国强近日被授予中国消除贫困奖(创新奖)。

  9块钱温暖这一生

  杨国强出身农家,小时候放牛种田,18岁之前没穿过鞋子。读中学时没钱交学费,国家免了他7块钱的学费,还给他两块钱的助学金。正是这9块钱,在杨国强的心里种下了感恩的小火苗。

  18年前,事业有所成的杨国强,私人出资100万元默默设立了“仲明助学金”,承诺以后每年追加100万元,实际上,从2006年起已经上升到每年200万元。截至2014年底,“仲明助学金”已经援助超过8000名学子。不过,杨国强要求所有受助大学生在领取“仲明助学金”时,需要签订《道义契约》,杨国强不需要金钱的回报,而是倡议“受惠不忘施惠,让爱薪火相传”。有了这样一种一帮十,十帮百的捐助理念,更大范围的贫困学生将得到切实的帮助。

  2002年,杨国强斥资2.6亿元创办了纯慈善、全免费的私立学校——顺德国华纪念中学,每一个学生入学时也签订了这样一份儿《道义契约》。杨国强希望每一个走出“国华纪念中学”的学生,铭记本校“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价值观,既受助于社会,当以奉献社会为终身追求。

  培养更多高素质劳动力

  身为一家千亿房企的掌舵人,杨国强清晰地看到,当前我国人才市场上缺乏高素质的技术人才,职业教育是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通过创办高职院校,资助贫困家庭学生成才,帮扶贫困家庭脱贫,可以为众多的高中毕业生提供继续深造的机会,让更多有潜力、有智慧的学生喜欢读高职,培养既立足当代、又面向未来,“对人好、对社会好”的技能型人才。碧桂园职业学院,就这样承载着杨国强的“高职”理念诞生了。

  杨国强的哥哥是退役军人,所以他特别了解退役军人的生存状况。杨国强说,他们服兵役,保家卫国,可是复员回家后却无任何技能傍身,来到社会上毫无竞争力。2007年,杨国强出资5500万元创办了全免费的国良职业培训学校,8年来资助了14313名农村籍退役军人接受职业培训,这也正是国务院扶贫办“雨露计划”的一部分。

  要教育扶贫更要精准扶贫

  一时的贫困不可怕,可怕的是一个家庭陷入贫困的“泥沼”无力逃脱,看不到丁点美好生活的希望。这18年来,杨国强一边坚持不懈地助教、兴教,一边积极实践如何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2010年,杨国强出资7000多万元在清远建成了14个新村,对587户贫困人口的居住环境进行了改造。这14个新村的每家每户都有档案,杨国强指派团队,为每个家庭或者个人定制独特的帮扶方式,改“漫灌式”扶贫为“滴灌式”,实现精准扶贫。

  广东省国强公益基金会称,碧桂园集团未来五年将在“双到”扶贫的基础上狠抓精准扶贫。据了解,碧桂园计划用两个月时间,对2010年“6·30”碧桂园扶贫“双到”的14个自然村,开展一次全面回查,以有可能发生贫困代际传递的家庭为对象,锁定目标,弄清贫困延续原因,从家庭劳动力情况、健康状况、副业、资产、邻里评价等方面开展全面调查,吃透户情。在此基础上,坚持一户一策,建档立卡,采用社会契约的形式签订帮扶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责任,共同完成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任务。

  (记者 吴春燕)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光明日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