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地方频道-教育职场
恕人律己促发展 明道立德树品牌
2015-12-17 09:11:00
 原标题:恕人律己促发展 明道立德树品牌

“恕明”校园,成长乐园

  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华兴小学始建于1909年,原名为“恕明女学校”,自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培育‘恕人律己、明道立德’的学生”这一办学初衷,“恕明精神”也影响并造就了一代又一代具有独特气质的恕明学子。近年来,学校师生更是在林振源校长的带领下,围绕“恕明教育”理念,把“恕明文化”作为学校的特色文化核心,在校园环境布置、德育活动设计、课堂教学模式、师生培养目标与评价等方面渗透学校的特色理念;把“恕明精神”融入学校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和理解,建立了和谐融洽的教育氛围,打造团结进取的教师团队,培养乐于分享、相互关爱的学生群体,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促进学校和谐发展,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建设“恕明教师”团队

  加强“恕明教师”队伍建设,凝聚拒绝平庸、力求上进的团队精神,是华兴小学发展的基础动力。学校把“恕人律己、明道立德”的精神,时时处处体现在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中,形成了平等、和谐的工作氛围。学校注重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加强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激发教师的学习动力,提高教师业务能力。

  学校建立了《新教师成长计划》《骨干教师培养计划》等关注教师成长,适当施压,注意抓好教师的业务水平提高管理,坚持实用性、针对性、超前性的原则,让每位教师都能得到提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求教师由经验型向学习型转变,进一步加强科研意识和专业知识;二是帮助教师提高学历水平,从精神上、物质上支持青年教师通过各种渠道进修;三是组织教师定期外出学习、考察或参加学术研讨会,以加强和外界的交流和联系,开阔教师的眼界;四是在校内互相研讨,以科组为基础,在同学科的教师中开展以老带新、互帮互学的活动,让教师轮流承担研究课题,组织备课、讲课和评课活动。

  近年来,随着学校名师培养工程的不断推进,林振源校长被评为区名校长,梁杏茹、陈洁莹、吴娇艳被评为区名教师,陈剑丽老师被评为区名班主任,另外多个学科教师成为区名教师培养对象,各科教师参加省市专业技能比赛都取得喜人的成绩。

  立足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堂教学手段

  华兴小学重视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和改革,让“恕明课堂”成为学校发展的核心动力。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以人为本,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让每一个孩子全面发展,和谐健康地成长。华兴小学所提倡的“恕明课堂”旨在冲破传统课堂的桎梏,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宽容、融洽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从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自主、高效”的课堂。

  首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备课时要求教师充分理解教材,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从实际出发,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可操作性的环节,让学生在讨论中、在动手操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展示自己的才能。

  其次,重视课前预习,提高课堂效率。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华兴小学采取了加强课前预习,培养自学能力,注重课堂学法指导。其主要做法是在课堂内留出适当的时间,让学生反馈学生课前的学习情况。在课前拟好预习提纲,印发给每位学生,让学生根据预习提纲自学教材。上课时,先让学生根据预习中发现的疑点提出问题,接着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提出学生还没发掘出来的问题,然后再根据师生共同提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组织教学。

  最后,以教师“导”的“高效”促进学生“学”的“高效”。教师在组织教学时结合教学实际,让学生先学后导、边学边导、先导后学多元化结合,重点突出“导”的高效性,优化教学过程。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和“展示学习”形式提高学习效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学习,学会合作交往,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交往的能力,焕发学生的学习活力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创新德育活动开展,注入教育发展活力

  华兴小学努力创新开展德育活动,让“恕明活动”为学校发展注入活力。学校的“恕明活动”主要是围绕培养“恕明学生”的教育目标,开展具有学校个性的校园活动。由于学校德育工作取得的成效,学校近年分别被授予广东省德育示范校、江门市德育示范校等荣誉称号。

  学校将“恕”“明”融入校园主题活动中,确立八大主题文化活动。以“恕明”三礼(入学礼、入队礼、毕业礼)提高学生归属感和荣誉感,组建“恕明”大家庭概念;以“恕明”五节(体育节、艺术节、感恩节、科技节、读书节)为载体,充分发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参与活动方案的设计,让这些活动为学生情感和品格的培养提供体验平台。

  让“恕明”教育在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和体验活动中潜移默化。充分挖掘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传统节日所蕴藏的深远道德教育价值,精心设计并组织开展中华传统文化体验活动,使学生在具有趣味性的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爱国、感恩和理想教育。

  创新德育评价,开展“恕明班级”、“恕明学生”评选活动,让全体班级、师生都有参与、评价的机会,增强主人翁精神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意识。通过树立典型,激发学生进步发展的内在动力。

  丰富学校特色课程,满足学生发展需要

  作为“江门市青少年书法教育研究基地”,华兴小学从2006年启动书法教育特色项目的开展,多年来致力于青少年的书法教育和特色教育硬件建设,重视书法师资培养,积极开展特色教育科研,规范设置书法课程,编写学校特色教育教材,全面开展书法教育活动。学校不断探索书法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有效方法,提高学生对书法的认识和书写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先后被授予“广东省规范汉字书写特色学校”、“广东省书法教育先进学校”、“江门市书法教育特色学校”等称号,书法特色教育也成为江海区中小学优秀特色教育项目。

  以书法特色教育为突破口,华兴小学全面开展“继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学校现在传统文化教育项目逐步拓展了醒狮武术、民乐戏曲、围棋、舞蹈、国画等课程,满足学生不同的发展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醒狮队参加2012年江门市龙狮武术大赛获得醒狮项目二等奖,武术队参加2015年江门汇悦城杯武术大赛获得一等奖。

  为了在中华传统文化方面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2014年4月华兴小学与江苏、上海、山东等教育先进地区的学校结成“中华文化教育研究聚星联盟”,通过定期举行交流研讨活动,增加了与其他省份先进学校学习交流的机会,不断提高学校在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能力和成效。

  突显人本培养核心,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为培养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华兴小学以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将思想政治教育与道德素质培养、文化艺术熏陶与身心健康发展、技能培训与社会实践等紧密结合、相互渗透、相互促进。除此之外,学校还积极引导学生学思结合、知行并重,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重视学生合作分享,友爱互助意识。华兴小学培养倡导墨子“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精神,在学生群体中建立友爱关怀的同学关系,在学习中团结互助,体现谦让友爱的人格品质;倡导合作分享,增强合作交往能力,学会尊重他人,感受分享乐趣。在课堂教学、校园活动中都注重给学生创造小组合作、团体比赛等平台,让学生感受合作的乐趣。在校园、教室开辟书画、成长照片、优秀作业、手工作品等分享宣传阵地,让学生感受分享的乐趣。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上进意识,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华兴小学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放在第一位,激发学生思维。多年来,学校坚持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以教育教学的丰富性、多样性迎合学生的需要,大力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育,推行研究性、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激发学生多方面思维。

  华兴小学在实施的“恕明教育”过程中所做的一切,归根结底都旨在支持人成长,支持人从内心获得生活的意义、体会生命的尊严,从而保有友善他人、建设社会、修身律己的热情和信心。相信在未来的教育征程上,“恕明教育”会让每一个华兴学子都变得睿智、健康和完整,会为祖国培养一大批“谦让友爱、合作分享、明道律己、乐学善思”的“恕明学生”!(吴 玲)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中国教育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