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读创业班,我可能还在摆地摊”
“课堂培养出来的老板能撑多久?”“没创业经验的老师还能教创业?”……随着武汉理工大学创业教育双学位班第二批学生即将毕业,学校的创业教育再次吸引了公众的目光。
2012年,武汉理工大学开设管理学(创业教育方向)双学士学位,学校为创业教育实验班开设了22门课程,教学内容包括经济学院、文法学院、管理学院的创业知识模块、创业能力模块和创业实践模块,在全校二年级学生中遴选有创业兴趣和创业潜力的学生,进行系统化的创业教育。
此举曾一度遭到质疑。但张清杰认为,想让创业种子得到更好培育,就要有创业的后续支持。他要打破中国高校大学生创业“不缺点子,缺让点子转化为成果”的魔咒。
2014年该校第一期“双学位”班25名学生毕业,共有18名学生获得了工商管理(创业教育方向)第二学位证书,其中10人已经成为老板。第二届学生中有3人未毕业就已经有了自己的企业,还有多人开始创业。
2010级学生籍晓岚,一开始只会低端经营——挨个儿宿舍推销武汉特产、明星演唱会上卖荧光棒。修了创业双学位后,她的创业思路完全被扭转了,学习半年后,借助学校创业母体,成立了远游文化有限公司。籍晓岚说:“如果不读创业班,我可能还在摆地摊。”
创业不能只在产业链底端“做生意”
学校在读博士彭凡,人称“实验室里做出来的博士CEO(首席执行官)”,因为他的创业梦就是在实验室萌发的。2011年,彭凡在实验室做一种化学手性材料的课题,发现若干种手性催化剂市场上很稀缺,且价格昂贵,毫克级别的产品就能卖到几万元到几十万元。很快,他开始组织团队开发产品并将其产业化,经过3年奋斗,5万元资金已做到了2000万元。
创业不能只在产业链底端“做生意”,武汉理工大学拥有丰富的人才队伍,学校努力创造条件将高素质人才和学生创业结合起来,让大学生进实验室、科研基地,由导师指导,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品。
学生苏超超的项目曾被评为“武汉市大学生技术创新项目”。在2013年注册成立武汉由米定制科技有限公司时,有上千家互联网公司鏖战“团购”。他不得不“奇兵突袭”,引入武汉理工大学电子商务研究所博士团队,研发个性化推荐算法,公司很快驶上快车道。此后,苏超超提高项目的准入门槛,引进的全部是高端人才。公司负责在线定制模块技术的8名研发人员都是中国移动、百度的优秀人才;定制模块和个性化推荐算法的13名专职研究人员中有教授、博士生导师4名,副教授5名,一半以上有海外留学和访问经历。公司在推荐算法和定制模块方面均取得深度突破,企业效益也从3年前的负资产增长到现在的资产数百万元。
研究武汉理工大学的创业团队和学生企业,不难发现他们背后都有一支强大的科研人才队伍。不仅彭凡、苏超超如此,其他学生CEO和团队负责人也都有着类似背景,并且还在向研发、生产、销售“一条龙”方向发展。(记者 程墨 特约通讯员 杨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