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商“生意经”之
虽然“朋友误会”“家人反对”仍无怨无悔
“买不到啊,超市药房都被中国人抢空了,亲!”两个月前,与丈夫移民到澳大利亚的全职妈妈Jaleah在朋友圈刚宣布代购店开张,很快便发现这行当缺的不是市场,而是货源和时间。另一厢,同是移民澳大利亚的全职妈妈小朱做了一年代购后,正面临着“朋友误会”、“家人反对”和“正伪竞争”三大问题。既然辛苦,为什么做代购呢?她们说,这份“兼职”带来的还有对新环境的了解、人际关系的拓展和经济独立的快乐。
故事一:“校园女神”试水代购
主人公:Jaleah
代购史:两个月
不久前,Jaleah在广州的朋友发现,他们眼中的“校园女神”在成为妈妈、移居澳大利亚后仿佛“落入凡间”,在朋友圈做起了代购。“对我变得物质化的印象,我也没办法改变,因为人终需走向现实嘛”,对这种看法Jaleah不太在意,倒是忙得不亦乐乎,恨不得每天有48小时。
这个名为“花生糖”的代购店运营了两个月,名字是她女儿的昵称,商铺标志也是她与女儿的卡通合照。像她这样的全职妈妈在澳大利亚兼职做代购的不少,Jaleah的“代购微商启蒙”也来自自己的朋友圈,“轰炸型的,满屏都是代购啊,我看到都觉得烦,哈哈”。
女儿一岁以后,不安于只当全职妈妈的Jaleah开始物色时间灵活的小事业止止心痒和手痒。听闻澳大利亚保健品很火,澳币汇率降低,从未请别人代购商品的她决定投身微商代购业。
微店开张前,Jaleah用了一个月摸索产品、市场、入货渠道、物流途径和制作微店,决定从自身角色和朋友圈子出发,主打婴幼儿食品用品和有益于女性的保健日用品,除了推荐自己用过的产品,也参考淘宝热销榜,虽然利润低,但比利润高的品牌新品会带来更多人气。
但真正待微店开张后,Jaleah马上发现,澳大利亚代购的难题不在于消费需求,而在于货源。“没货啊,超市药房都被中国人抢空了,亲!”她感叹。
虽然入行只有两个月,但Jaleah已小有“战绩”,营业额约3万多人民币,最大单接近4000元。
生意经:讲故事推广,不轰炸朋友圈
“刷朋友圈就像逛淘宝”是不少人对代购微商的印象。Jaleah也不认同这种把“朋友圈”当做“广告圈”的推广方式,除了在自己微信号上少量发布信息,她另开了一个做代购的微信号,除了产品自用心得、对比分析外,还有澳大利亚的生活趣事、社会见闻,代购过程的直播和心路历程,用讲故事的方式做推广。
“现在主要都是靠熟人的推介和分享,希望即使暂时还没购买需求的受众也愿意关注我,喜欢我的分享,感觉到我是用心在卖东西,这相当于是对自己澳大利亚代购的形象和口碑的经营了。”
在采访的最后,Jaleah告诉记者,微商不容易,只是挣口饭吃,还让她“变成了比价专员和超级中国大妈”。但微商除了给她带来一定程度的经济独立外,还让她看到社会不同的层面,包括商业、经营,以及中澳的差别,让她有机会发挥自己营销方面的技能和锻炼严谨的执行能力,得到身边人的认同,“内心是很快乐的”。
故事二:代购不易,“累觉不爱”
主人公:小朱
代购史:1年
当Jaleah投身微商之际,她的竞争对手小朱已经“累觉不爱”了。2年前,小朱移居澳大利亚,也是一位全职妈妈。初到澳大利亚人生地不熟,只能和朋友逛街购物消磨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小朱渐渐摸索到什么时候购物最划算,哪家的折扣更多。恰好她国内的朋友到了当妈妈的年龄,热情的小朱便义务地成为朋友在澳大利亚的采购员。当越来越多的朋友找她帮忙买东西寄回国后,小朱干脆做起了代购,“成人之美也让自己快乐”。然而,“微商”并没有想象中美好。
小朱介绍道,在澳大利亚做代购,卖得最火的是奶粉,然而奶粉是限购的,不跑几个药店超市买不下来,运气不好还得开车十几公里到另外一个购物中心找。遇上断货厉害的,还得找几天。
然而,问题在货品寄出去后陆续有来。“奶粉中途不会被调包了吧?听说现在被换的奶粉也挺多的!”“淘宝的价格好像还便宜一些呢!”小朱费尽力气地解释,奶粉罐上已做好了记号,除了奶粉邮费还有汽油费、“跑腿费”,不过是为了赚几澳元的差价。
生意经:被劝售假,代购“水”很深
小朱透露,自打做代购后,才知道代购“水”有多深,“圈”有多乱。有做推广的找上门来,提供僵尸粉;有的厂家找上门来,说可以提供“名牌包名牌鞋”;更有各种“伪代购”“真代理”,明明人在国内,却拿着别人发的图片谎称定居国外十余年,一个人做着意大利的皮具、美国的奢侈品、澳大利亚的保健品代购生意,真假难辨。
同行之间也有恶语相向的时候。小朱听一位也是在澳大利亚做代购的朋友说,在她的微信圈里有个做日本代购的妈妈A和另外一个做日本代购的妈妈B正在“开战”,原因就是B把A在微博上的粉丝都关注了一遍,有人向A询价时,B就私信询价的人,给出更低价。
记者手记:
朋友圈红利过后,微商靠什么
“朋友圈沦陷了!”不知从何时起,风头正盛的微商染上了“杀熟”、“售假”的负面色彩。网络红人周梦晗售卖“毒面膜”暴富神话破灭,似乎印证了批评者的说法。
“微商”是“危商”吗?人们发问,笔者认为不必谈“微”色变。2013年起步的微商尚未完善,即使是发展了十多年,建立了完善的交易、评价、服务、维权体系的淘宝,依旧没有彻底解决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假冒伪劣现象。
而且,“微商”远非朋友圈“杀熟”这么简单。在这次采访中,记者发现,通过移动社交电商模式,在微商的发展初期,熟人构筑的朋友圈的确提供了第一次传播和销售红利。然而“杀熟”只是最低级的微商营销方式;“会讲故事”,才是朋友圈营销时代最重要的技能之一。
然而红利过后,它们还竞争什么?或许只有过硬的产品质量、丰富的营销知识、广阔的社会资源的商家才能大浪淘沙。(记者 方晴)
两次避开死神成"废人" 90后爸爸做微商证明自己
大二女生当微商创业月薪过4万 学费生活费都靠自己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