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流大学开展创业教育 不是为了帮学生开公司
创业教育的成效一直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议题。对此,社会上经常有机构或者媒体以多少学生组成创业团队,取得多少融资,注册了几家公司等统计数据来回答这个问题。
我认为,这种“记工分”式的评价方式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创业教育的效果不应单纯地以是否创办新企业来统计衡量,也不该拿融资或者上市的公司数字来评价,更不该以创业者阶段性的成功或者失败而论。
实际上,失败的创业经历对创业教育的学习者来说也是一笔财富。当人们把失败的创业经历当作军功章和犒赏,为创业失败者鼓掌而不仅是为成功的创业者鼓掌时,创业所需要的氛围才算真正形成。
我们看到,同样在美国硅谷,有意义的失败在这里被推崇,被追捧,创业者们纷纷在公开场合分享自己的失败经历,以及从这些经历中学到的宝贵经验。
创业在中国要真正形成气候,实现大繁荣,真正需要依靠内生的热浪催生而成,这也正是草根创业的重要特点。为了加速并深化这种内生型创业活动,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营造非常关键。
因为创业教育天生具有开放性,大学创业教育的参与者应该是一个非常丰富的构成,要充分考虑投资家、创业前辈、科学家、教授、校友和在校生分别在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所发挥的作用。
其次,创业教育的生态系统因其具有天然的跨学科性质,显然,在学科门类更丰富的高校中,创业教育具备更明显的优势。
目前,在很多高校中创业与在校学习仍然泾渭分明。我认为,不要把教育划分为学习阶段和创业阶段,而是要创造条件实现这两个阶段之间的无缝切换。比如,有些创业经历也可以折算成满足培养方案的学分;建立弹性学制甚至打破学制来满足创业或学习的需要。“嵌入”是实现创业与学习相融合的方式。
创业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创业者?Entrepreneurship一词可以清晰、全面地表达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从字面意义上来看,它表示成为企业家应具备的能力,而引申开来,它意味着首创精神,这种精神对很多创业者来说是终身受用的,也是衡量创业教育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准。正是具备了这种精神,创业者才会在以后的事业开拓和发展中,不抱怨、不等靠要、更积极主动把想法变成现实。
必须强调的是,一流大学开展创业教育,不是帮助学生开办公司缓解就业压力,更不是把学生都往商业这条路上引导。
一流大学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创造平台和机会,培养具有首创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创业者,有梦想又实干,这些创业者将来可以创办企业,也可能是创办社会公益事业,或者在大型组织中创造性地改变现状,实现创新突破。
首创精神实际上是三种素质的综合体——“LIG”,即Leadership(领导力)、Innovation(创新力)、Globalization(全球化)。其中,“领导力”意味着心中有愿景,可以团结合作并共同实现目标;“创新力”是指敢于打破不合理的旧制度,创造性地构建新格局,使组织焕发新生。
今年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典礼时,我们请童之磊来代表校友发言,不是因为他的公司刚刚成功上市——实际上当时决定要请他作为毕业演讲嘉宾时他的公司还没上市——而是看重他身上那种百折不挠地将梦想变成现实的劲头儿,那些起落沉浮中他的心路历程能够给即将走出校门的学生启发。他就具备这种首创精神。
如何评价创业教育?什么是真正的创业教育?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什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深度思考。既不能只看表象的繁荣,走向记工分式的误区,也不能当作一种政绩工程来做。真正的创业教育是对创业能力的锻炼培养,更是对首创精神的激发塑造。(杨斌)
(作者为清华大学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