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国在线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中国在线> 地方频道-教育职场

聚焦·研招新政破格复试:中看不中用?

2015-03-30 07:42:43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提要]  黑龙江大学大四学生李磊(化名)的考研成绩有些“可惜”:专业课总分排名第一,政治科过线,但英语却差了一分。”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李立国认为,一些211、985院校研究生招生有自主划线资格,这些高校生源是非常饱满的,没有必要进行“破格复试”。
 

  “破格复试”标准难衡量 学校不愿自找麻烦

  同样寄希望于“破格复试”,张欣(化名)比李磊幸运得多。就读于辽宁某高校的张欣报考了福建师范大学,她的总成绩是396分,超过国家线51分,但公共科目政治差国家线一分。在咨询了福建师范大学招生办关于申请“破格复试”的具体操作方法之后,她便开始准备需要提交的材料。可因为往年成功案例极少,张欣并不敢抱有太大希望。

  考生之所以不敢对“破格复试”抱有太大希望,是因为对选拔标准有担忧:要求中,“略低于”的基准是什么?专业课要达到什么程度才可以算作“特别优异”?“科研创新成果”又该如何衡量?

  在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林少华眼中,选拔标准可以这样衡量,“打个比方,比如我们要招10个人,10个人的专业平均分是80分,如果第11个人,专业成绩90分,但因为政治、英语差一分进不来,我想这样应该是优秀了。高出其他人平均分数10分”。而对于科研创新成果的要求,他认为比卷面分数重要得多,如果相关专业老师对其科研成果很认可,差几分甚至更多一点也应该录取。

  “给中才定规矩,给天才留空间。”林少华认为,这是“破格复试”最大的益处。

  林少华记得,自己当年参加研究生考试时,笔试是第1名,面试却排在最后1名。老师们都在纠结到底录不录取他,他后来的导师很坚定地说,“这个人,我要定了。”“当时我的导师可能看到我在文学上有些潜力。”

  对于不少高校并未实行“破格复试”这一政策,林少华认为是“近几年自主招生问题较多,学校都‘心有余悸’,不愿自找麻烦”导致的。在他看来,“破格复试”的权力应该交给老师而不是学校的行政部门。“如果能够交给相关的、够水平的专业老师,成立个破格录取委员会,每个专业或是每个学院都有,逐一具体研究,应该没什么问题”。

  他提到,早在七八年前,中国海洋大学日语专业就录取过这样一名“破格生”。他的专业成绩比较出色,但政治差国家线一分。林少华通过和学校的沟通,经过学校研究最终以破格的形式录取。之后这名学生也表现不错,毕业后考到日本继续攻读博士。“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当时做的是对的”。

  可是,由于生源、学校、外界环境等诸多因素,申请“破格复试”成功的考生少之又少。如林少华所说,“少招一个天才,对于学校而言其实没什么损失,但如果因为这事,弄出什么莫名其妙的事情影响学校声誉,那不是影响更大?”

  现在,李磊不得不放弃“破格复试”,开始进行调剂;而张欣正在焦虑地等待着“破格复试”结果,如果申请不成功,她也将走上调剂之路。对于他们来说,想要享受新政,“没那么容易”。


编辑:小微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来源:360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