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地质工程公司董事长朱文学先生
人物介绍:88年就来到中东的朱文学先生现在的生意横跨也门、迪拜、和一些北非国家。他的公司为迪拜当地大能源石油企业和政府提供地质咨询,他的生意涉及能源、物流、服务业,是少数进入当地核心领域的中国人。
中国日报网消息:今年47岁的朱文学先生和迪拜当地的绝大多数中国商人做着截然不同的生意。
他不把中国产的小商品卖给当地商家和老百姓,而是带领着一帮中国工程师游弋于中东当地的核心产业圈。他们在油田和西方开采商做生意、在港口和当地政府打交道,为他们提供来自中国的技术和服务。
风华正茂时创业于中东,一呆就是二十年
朱文学先生1963年出生于北京,从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后到了一家建筑国企工作。这是一家借改革开放东风,1982年便进入了中东、在地处阿拉伯半岛西南角的也门开设分公司的国企。
1988年,意气风发的朱先生被派到了也门公司,在中东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旅。
二十多年过去了,朱先生早已离开当时的企业自立门户,他现在是当地东方地质工程技术公司的董事长。他的公司,主要和在中东一些石油和能源商人,以及迪拜当地政府打交道,为他们的投资计划、港口开发计划做前期地质勘测,“相当于是咨询服务”。
具体地说,例如有石油公司在某处购得一块油田的开采权,便需要向当地地质公司咨询。
接到客户的订单后,朱先生公司旗下的中国地质工程师们便会前往实地勘探、提取岩石样本以判断该油田是否有开采价值。
虽然目前朱先生的公司正在为中石油阿联酋的一处投资服务,可他打交道最多的还是来自英美的大型石油公司,尤其是英国人特别多。
在中东,朱先生觉得最核心领域仍然是涉及石油、资源、能源的产业。虽然自己的公司算是进入了这个产业圈,可这个圈子的主导权仍牢牢控制在西方人手中,中国企业依然只能是望尘莫及。
“因为进入石油产业的成本太高,而且风险很大,”朱先生说。凭借在中东二十多年的经验,他说油田投资商可能十次投资中有九次都会失败,但仅仅一次的成功便会使其迅速发达起来。
而绝大多数在迪拜的中国商人是没有这样的经济实力来做这样的赌注;但大型国企虽然有钱,却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陷来进入这些领域。
因此,在迪拜当地也仅有包括东方地质在内的少数中国公司在这些领域中游弋、奋斗着。
96年的迪拜,中国人寥寥可数
88年到中东后,朱先生先后辗转于也门、萨达姆时期的伊拉克、阿尔及利亚等国,并于1996年第一次到了迪拜。
那一次去迪拜是为公司在附近的另一个酋长国加沙进行采购。
朱先生回忆说那个时候在迪拜面积很小,城中心也仅有Deira老城,和附近的加沙之间隔着沙漠。而现在,沙漠早已被迪拜的扩张填平,Deira也已成了这个超级城市最落后的一块。
虽然目前在迪拜的中国人大约有20万,可朱先生说96年迪拜的外国人主要来自英国、印度、和巴基斯坦,中国人寥寥无几。而他遇上的少数中国人也主要是那里转机的。
其实那时迪拜还是有少数中国人的。这些到迪拜的第一批中国人是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借着改革开放的东风被一些大型国企公派到那里工作的。
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他们中间的一些人也发现迪拜当地政策灵活,于是便像朱先生一样脱离国企在当地创业。
又过了4年,以也门为基地奋斗了12年之后,朱先生的公司于2000年正式驻扎迪拜。
如今,他的公司便坐落在迪拜市区向南35公里处的著名的杰布阿里自由区(Jebel Ali Freezone)。
对各种投资来说,杰布阿里是最具吸引力的自由区之一。建于1985年的杰布阿里自由区位于欧亚中间地带,波斯湾之角。自由区内生产的产品可以很方便地运往欧亚,特别是海湾地区其他国家。而且,自由区还有先进的基础设施,简便的行政管理,各种充足的能源供应。
特别是自由区内还有可以进出各种船舶的港口:杰布阿里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人造港口拥有67个泊位,15公里长的码头,一个集装箱站和现代化的装卸设备。
目前,杰布阿里自由区内已经有来自120多个国家的6000来家公司注册经营。
来自各地区公司的主要构成为,欧洲公司占28%,中东11%,远东9%,印度次大陆15%,美国公司7%,阿联酋公司13%。其中22%的公司从事工业生产,75%的公司进行贸易、仓储和分销,3%的公司从事服务行业。
除了朱先生的公司外,这里还有一些从事类似业务且做得不错的中国公司。
例如总部在甘肃兰州的海默科技。在2009年11月16日激烈的国际竞标中海默一举中标,将为阿联酋ASAB整装油田开发项目提供总价值约600万美元的多相流量计产品和相关服务。这是海默历史上获得的金额最大的单一订单,也是迄今阿联酋最大的多相流量计订货合同。
在那次竞标中,海默凭借最佳的技术解决方案和最优的商务报价击败了实力强大的欧美竞争对手,不仅进一步巩固了海默在阿联酋市场上的领导地位,也使得阿联酋成为继阿曼之后海默又一个战略性的海外市场。
但在朱先生眼中,这些年来中国企业在阿拉伯地区接连获得大单,并不能完全说明我们已经拥有了超过其他西方国家的绝对能力,其实是一些阿拉伯国家从中外竞争中渔利的策略。
例如沙特要开采一个油田,美国公司要价两千六百万美元,而中国公司仅要六百万,那沙特方当然会找中国公司。
“其实这就是利用中国的价格优势使劲压价,然后引起中美两国在中东互相掐,(东道国)再从中渔利,”朱先生如是说。
而拿他自己所从事的地质勘探举例。朱先生说如果请一个美国公司到实地勘探,一天的价格可能要到800多美元。与之相比请中国公司则便宜得多。
不喜欢迪拜,却愿意在这里做生意
今年已经是朱先生公司开到迪拜的第十个年头。
对于迪拜,朱先生说自己并不喜欢这里的生活,虽然他的夫人和孩子在这边陪伴。闲暇的时候还是会带着家人、和朋友一块儿去中餐馆、或者去日本餐馆吃吃东方口味的海鲜。
“但是迪拜确实是个做生意的好地方。”
在他的眼中,以国际贸易起家并发达起来的迪拜不排斥外来的商人。他认为与很多其他国家相比,中国人在迪拜的地位要高很多。
不要说近年在世界各地屡屡发生的针对华商的打劫、烧店等行为几乎不可能在迪拜发生,这里的两个主要中国商圈,远郊的“龙城”和老城的“鞋城”,早已成了赫赫有名的商区,很受当地人的欢迎。
朱先生的公司在迪拜大概有30人。2009年的利润大约是两百万美元。作为公司的董事长,他在当地华人圈中也早已名声在外。这两年一些国内高官访问迪拜时也都邀请他陪伴。
不过他并不觉得自己算是成功,因为那些核心领域的股份仍然牢牢控制在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人手中。
而包括他自己在内的大多数中国商人依然是在“小打小闹”,做“养家糊口的生意。”
中国人要想在中东真正进入当地的核心产业需要国内大型国企和当地中国民企的通力合作。
朱先生觉得最好的做法就是国企参股当地民企。这样资本相对不足、却占有当地优良资源当地民企就可以获得巨大的实力。
“石油、矿业、资源类的生意,没有实力做不了,需要大笔投入,”朱先生说。“国企才能做这个事儿。”
来源:《中国日报》(记者 张海洲) 编辑:肖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