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文化|地方企业|节会|人事变动|
  各地新闻: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迪拜吸引逾10万华商淘金 浙商炒楼损失20亿
2009-12-16 16:57:14

我来说两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中国日报网消息:据香港《文汇报》报道,迪拜爆发金融风暴,使曾于年初就已受挫的浙商再次遭受重创。有浙商向该报表示,他们在迪拜楼市投资已损失近半,粗略估计超过20亿元人民币。

迪拜曾以非常宽松的自由贸易政策和商业环境著称,多年来吸引了不下于10多万的华商前往淘金,而其中素以商业嗅觉敏锐著称的浙商占据华商人数近一半,达5万多人,其中来自温州、台州和义乌等城市。

吸引逾10万华商淘金

最初,浙商赴迪拜主要从事五金电器、皮鞋、箱包和小商品等的销售,而后当他们完成原始资金积累及迪拜楼市崛起后,许多原本从事传统贸易的浙商开始将目光锁定地产领域。据介绍,迪拜地产开发的鼎盛时期,其拥有的高楼起重机就占了全球的五分之一。当时,迪拜几乎每一个建设项目都可以冠以“世界最大的”、“区域最大的”衔头。浙商在这股火爆的楼市中也频频出手,甚至还相邀家乡的亲朋好友参与其中。

据曾收购迪拜当地电视台而成名的阿联酋温州商会会长、亚洲商务卫视董事长王伟胜透露,从2003年开始,迪拜的楼市一路看涨,投资的回报率之高、回报周期之快均是传统贸易所无法企及的。

逾万浙商平均每人一套

“前些年,许多在迪拜从事传统贸易的浙商手头都会有好多套房子,这些房产的总价从几百万到几千万不等。不过,除了自住的房子稍微固定一点外,其它的房子就像流水一样,经常变换。”王伟胜表示,他也是这波房产买卖中的一员,目前手头亦有几套。随着去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迪拜楼价开始插水,目前已下跌逾半。

“最近几月的楼市小幅回暖让我们开始欣喜,可谁知又出现更大的危机,所以也只有忍痛抛房,然后回国。”在电话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温商告诉记者。他说,在迪拜从事贸易的浙江老板超万人,其中起码半数以上拥有或买卖过房产,按照平均每人买一套,而一套以100万元计算,浙商在迪拜投资楼市的总额便达50多亿元,而现在楼市缩水一半,那么起码有20多亿元资产见财化水。

报道指出,就单个华商而言,受损最大的当数温商胡宾,他于2007年斥资2800万美元(约1.9亿人民币)买下了迪拜“世界地图”中的“上海岛”,目前已因金融风暴紧急叫停。除了胡宾,还有一些温州商人在阿拉伯其它酋长国如沙加等地搞地产开发,目前这些项目进展较慢。

把精力放回中国内地

今年初开始,投资受损且经营受困的部分温商相继回国或前往他国另寻商机,其中还出现一天内就数十人回国的情况。

作为浙商在海外重要的据点之一的阿联酋迪拜,其市场的高辐射能力备受各商家青睐。阿联酋温州商会会长陈志远是第一波远赴中东淘金的浙商代表,他在没几年的时间里先后建立了迪拜中国商品城、中国轻工城和志远鞋城等3大贸易市场,此后产自浙江的商品便通过这3大贸易平台走向中东及非洲各国。

据陈志远介绍,他旗下3个市场的商品年交易额达10亿美元以上,辐射中东地区及非洲的15亿人口,去年,仅温州鞋在3个市场的成交额就超6亿美元。“迪拜的市场主要面向阿联酋及周边的中东和北非等多个国家与地区,因此迪拜目前的危机对于浙商的传统贸易并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如果有影响,那也是浙商投资失败而累及的。”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马原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663、8488356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专题
2009年终盘点
2009年即将过去,这一年对众多网民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热闹的年份……>> 详细

各地新闻
日本发行量最大的《读卖新闻》援引多位消息人士的话称,鸠山由纪夫计划今年六月出席上海世博会“日本日”活动,在上海逗留期间他可能顺访南京。>> 详细
点击排行
  媒体称日首相鸠山可能于今年首次访问南京
全国对外宣传工作会议部署今年外宣工作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