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70年代 刘传熙黑白照片后期制作的油彩照片
上世纪80年代 刘传熙的黑白照片后期制作成水彩照片
本世纪 近年刘传熙的彩照 本组图片由记者 龙在全 翻拍
记者 韩政
实习生 罗贤为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如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一张普通的人物数码照片,通过专用软件,就能将人的容貌P得美轮美奂。其实,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没有彩色胶卷、没有IT产业的情况下,也能靠手工P出彩色照。12月3日,重庆摄影行业协会秘书长简国柱拿出了他珍藏多年的老照片,讲述了那个年代在光影世界里,人们对时尚和美的追求。
着色师
将黑白照P成彩照
从学徒到经理,今年71岁的简国柱在留真相馆里,工作了41年。“现在的女孩子拍照,都希望摄影师在后期处理时,把自己P得好看一点。殊不知在过去的老照相馆师傅手中,这些东西都是雕虫小技,他们以前给人拍照,一样要P。”简国柱指着相册里几张爱人刘传熙的彩色照片说:“这几张都是手工P出来的,看上去是不是跟现在的彩照差不多!”简国柱向记者介绍,那时照相馆里有专门的着色师,顾客提出要彩照的要求后,着色师手工会将洗出来的黑白照片,一点一点地上成彩色。
“给黑白照片上色,那是件很不容易的活儿。”简国柱介绍说,人物的脸部及服装是上色的主要部位,上色步骤很复杂,先要将影像漂洗成棕色调,让它看上去略显红色,这是为了上色后照片不显得太浓艳。着色最主要的工具是棉花棒和狼毫笔,这是个细活,非常考验耐心与技术,大面积的颜色可以用棉花棒推开,而细致的发梢则需要耐心描画,稍有分心,就可能破坏画面的美感。因为是后期上色,所以衣服的颜色还可由顾客挑选。
将黑白照片手工P成彩色照片,价格差不多是原来的两倍,并非普通家庭能消费得起”,算得上是一件“奢侈品”。刘阿姨说,那时自己的工资一个月30多元,这张6寸黑白照片,花了1元多,相当于一家四口人一天的生活费,而着色师也P了一天,才将照片上好色。
修正工
能修去脸上斑点
那些黑白照片年代,P照片的技术不止着色一种。简国柱说,还有修底片,如果一个人脸上疤痕、斑点、皱纹,相馆里的修正工就用一只削得尖尖的铅笔,在底片上修改,用铅粉覆盖疤痕、斑点、皱纹等浅色部分,等照片洗出来后,这些疤痕、斑点、皱纹都会神奇消失,好看多了!
“这是一个很费眼睛的工作。”简国柱说,修正工基本上每天都得盯着底片,小心翼翼地在上面修正,就像微雕一样精细。
以前P照靠摄影技术
如今电脑P照多失真
随着彩色胶卷的普及和数码摄影的兴起,着色师、修正工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回顾过去留真相馆里美丽、好看的标准,简国柱说,同样是P照片,过去包括了前期合理的灯光运用,后期人工在照片或底片上处理,但不失真。如今运用电脑技术,虽然将人P得十分漂亮,但P得认不出,失去了本真。
在这里,让我们对比过去留真P成彩照的人物肖像,我们是否会有一种思考:摄影在这个时代,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