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西南地区>重庆>重庆新闻
外地白酒恶攻重庆 渝酒产业亟待整合
2011-08-02 14:13:18      来源:新华网重庆频道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重庆拥有诗仙太白等全国名酒,但外地白酒为抢占重庆白酒市场份额不惜成本,甚至不择手段,许多假酒也乘虚而入,种种恶性竞争对整个渝酒产业造成相当严重的损害。据重庆市酒类协会统计,去年重庆自产白酒销量不到全市总销量的30%。与此同时,国内白酒产业加速重组并不断扩张,使渝酒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为抗击各类市场竞争带来的冲击,渝酒产业整合势在必行。

外地酒业恶攻重庆扼制渝酒生长

重庆市场对于外来白酒持开放与包容态度,没有设置准入门槛,许多重庆市民都喝外地酒。重庆市北部新区易初莲花超市一位销售人员告诉记者,泸州老窖、郎酒、稻花香、金六福、小角楼等白酒都很热销。而以"五粮液"和"茅台"为代表的"川黔大军"在重庆市场也是长驱直入,销量直线上升。据重庆市酒类协会统计,重庆市外来白酒的市场占有率已超过70%,销售收入所占比例则更高,尽管重庆坐拥五十几亿元销售规模的白酒市场,然而重庆本地最大的两家白酒企业--诗仙太白和江津酒厂加起来,所占市场份额也不超过20%。从外部环境看,渝酒正处于四面夹击之中,川酒、贵酒、鄂酒、陕酒都想在渝开创一片天地。除此以外,苏酒、汾酒、河北老白干等也纷纷抢占重庆市场。加之原料、消费税、劳动力成本上涨,都给重庆白酒产业带来很大的生存压力。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介绍,外地白酒大多来势汹汹,有的甚至通过做一些区县领导的工作,影响当地的白酒市场份额。奉节县曾是重庆诗仙太白在重庆的第二大县级市场,年销售量达3000万元,然而经过一系列非正常运作,如今奉节县已在一些领导的带动下流行喝茅台和国窖1573,诗仙太白一下子损失了几百万元市场份额。诗仙太白酒业(集团)公司总经理陈红兵说,作为渝酒企业的代表,诗仙太白在消费者中有着很高的口碑,但不规范的竞争对势头正旺的诗仙太白形成当头棒喝,整个渝酒产业也面临严峻的形势,渝酒只能自相残杀。记者了解到,重庆市各类白酒生产厂家达300多家,大多自立山头,内耗严重。而"川黔大军"则坐收渔利,有的"收编"地方部队,"以渝制渝",贴牌灌装销售,渝酒的整体实力和经营效益则被大大削弱。

酒类市场亟需加强监管

资料显示,2010年,全国白酒产量890万千升,销售收入2661亿元,实现利润347亿元。但白酒消费税调整、"严惩酒后驾车"对行业的影响也逐渐显现。同时,外来资本加速进入白酒行业,白酒市场上的争斗可谓越发硝烟弥漫。各个白酒企业纷纷出招用计, "酒瓶盖兑奖"、"酒水进场费"、"酒厂服务员进驻"、"服务员回扣"、"商业贿赂"等与酒店高价酒销售相关的内幕不断涌现。重庆市隆邈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伟自2002年起开始销售诗仙太白酒,他告诉记者:"2007年以前,作为本地酒的诗仙太白在万州基本没有竞争对手,此后,湖北稻花香进入万州,用每瓶酒放1美元的销售方式拉拢消费者,致使当时稻花香最高达到55%的市场占有率。" 陈伟表示,郎酒、泸州老窑等销售手段非常灵活,主要靠赠酒给一些大企业、大客户来增加团购销量。而市场上销售的茅台,起码80%不是正宗茅台,其中一部分是厂家自己收购的,而还有一些就纯粹是对人体有害的劣质假酒了。

据了解,在湖北省,所有外地酒都必须到当地酒管局报到,贴牌并进行检查,对于本地酒和外来酒有两种不同的管理程序,从而加强了对假酒的监控。江苏也一直不遗余力地支持保护当地白酒品牌,外来酒很难占领当地市场。但重庆对酒类管理十分松散。许多业内人士透露,重庆市场上的茅台基本没有正宗的,然而酒管局却形同虚设,没有尽到市场监管的责任。

国内酒业扩张使渝酒处于不利地位

随着白酒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近年来,老名酒、二线名酒都加快了重组整合的步伐,把产品定位为全国性品牌。过去苏酒以"三沟一河"(双沟、汤沟、高沟和洋河)四大酒厂闻名于世,近几年发展势头较好的是其中的洋河、双沟和高沟,被称为"苏酒三强"。2010年,洋河、双沟两大名酒资源整合催生出新的百亿"酒业航母",洋河股份以5.36亿元的价格,买下双沟酒业4466万股,使得对后者的持股比例达到40.6%。2010年第四季度,洋河突破60亿大关,短短的6年时间,其销售额净增为基数的将近60倍,利润率和市值一度接近或者超过茅台。山西汾酒曾是中国白酒市场的一枝独秀,但近年来,汾酒的产量和销售收入都趋于落后。其主要原因在于汾酒集团获得的投资不足,缺乏发展的动力。在这种情况下,2010年4月,汾酒集团与山西省吕梁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决定共同投资50亿元,其中一半来自汾阳市及周边地区的民间资本,用3年时间共同打造酒产量10万吨的杏花村酒业集中发展区重点项目,在政府引导下与民间资本进行合作,无疑将使汾酒集团的规模化发展速度加快。国内白酒行业内大约有3万家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就有1.3万至1.5万家。如今,多数知名酒企都有合并重组之意,付诸实践的也越来越多。面对国内白酒产业加速重组和不断扩张,这意味着更大的规模和资本将带来更强大的营销攻势,渝酒产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渝酒产业整合势在必行

据陈红兵介绍,重庆每个区县都有一些自己的小酒厂,结果形成内部恶性竞争,资源浪费,特别是在中低端市场,诗仙太白和江津老白干一直进行着血淋淋的搏杀,中低端市场上基本是亏本在做,赢利的是中高档产品。因此,要从根本上振兴重庆白酒产业,必须下定决心,尽快实现资产、资源、技术等全方位整合。一是将重庆各区县白酒企业的全部资产,包括土地、厂房、设备等有形资产和技术、品牌等无形资产,通过划拨、收购或股份制改造等形式进行有效的资产整合,并进行一体化的管理,在此基础上,再对周边区县的酒厂实施有条件的收购和兼并,力争打造一个百亿资产的酒业集团。二是建立一个农业"211"工程,即规划和发展20个"万亩高粱生产基地",10个"万亩糯米生产基地"和10个"万亩大麦生产基地"。通过这条产业链,把农户、企业、政府和市场有机的连接起来。如果在原料生产基地组建或扩建白酒生产基地、销售基地、物流基地,则会产生更大的效应,即可实现双赢和多赢。三是通过技术整合,能打通长期以来各企业对技术的封锁和保密,从品质上提升白酒的科技含量和经济价值。

重庆轻纺集团公司董事长杨林说,酒是中国的一张名片,也是重庆的一张名片,在外地白酒恶性竞争抢占重庆市场,国内白酒企业不断加速扩张,渝酒产业内部相互残杀的背景下,必须通过合理的规划整合,才能从根本上振兴重庆白酒产业。

来源:新华网 编辑:于姝楠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聚焦南方洪涝灾害
>> 详细

各地新闻
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勇敢开辟建设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决心。>> 详细
点击排行
  红十字会称对质疑很痛心 将力求每笔捐款可查
住建部要求各省自我排查二三线“限购”城市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