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之“痛”有三种
昨日,南坪万寿花园126栋2单元的电梯已经坏了近2个月,给这里的住户带来了诸多不便。重庆晨报记者 何熠 摄
大修基金不到位、部分业主不同意修、遇上“山寨”电梯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楼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多,电梯已经必不可少。但电梯事故,也让人对电梯心存芥蒂。电梯问题为什么得不到解决,记者通过对近期案例的梳理,整理出了电梯的几种“痛”。
第一种:大修基金不到位
“大修基金”可能是电梯问题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一个小区的大修基金是否到位,是决定所在小区电梯能否得到及时修理的最关键问题。然而,对产权复杂且年代久远的高楼来说,大修基金一直是个难圆的梦。比如渝中区光彩大厦,至今大修基金未能到位,该小区曾多次因维修资金不到位而出现电梯停摆。
第二种:有业主不同意修
对新小区来说,不存在大修基金不到位的情况,但依然有问题。比如珠江华轩小区,至今有电梯停摆。“因为要动用大修基金不是那么简单的,要争取业主同意,监管单位同意。”如果小区已经成立了业委会,事情会好办一些,如果没有,还需要挨家收集业主签名,才能决定停摆电梯的修理问题。
有些业主认为,自己住的单元电梯没坏,小区入住不久,不该这么早动用大修基金,拒绝签字。这样,小区即使有大修基金,也不一定就能及时拿来修电梯。
第三种:遇上“山寨”电梯
还有一种问题,就是电梯的质量问题,许多刚刚投入使用的小区电梯就三天两头坏,一坏就要更换零件,而且很多零件需要从外地订购。所以,电梯一修起来,没有十天半个月,一般是修不好的。
为什么刚刚才上岗的电梯就出现问题?“可能是电梯本来就有问题!”随着“拼装电梯”等被揭露,大家才明白,为什么自己小区的电梯这么容易坏,原来电梯也有“山寨”,也有假名牌。
来源:重庆晨报 编辑: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