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青春洋溢的妙龄少女到白发苍苍的耄耋老者,92岁的伊莎白亲历了中国20世纪的风云变幻——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的建立、改革开放……这位“世纪老人”带给我们太多的好奇、期待和赞叹。
献给了中国的人生
——访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伊莎白
就在我们采访的前一周,伊莎白刚刚度过她92岁的生日。在北外西院一幢修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教师公寓里,我们见到了伊莎白。“你好,请进!”亲切、慈祥、随和是她留给我们的第一印象,虽年过九旬,仍然精神矍铄、神采奕奕。住所的装修和布置极其朴实,没有高档的电器,唯有客厅墙上挂着的毛主席和周总理的大幅画像格外引人注目。
庆幸 “留在了中国”
一进客厅,我们就看到茶几上放着两本崭新的书——《十里店(一)——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十里店(二)——中国一个村庄的群众运动》,是她与丈夫大卫·柯鲁克的合著。提及这两本书,老人脸上写着喜悦和自豪,它们铭刻着老人的一段回忆、一份情感。
1915年,伊莎白生于四川成都,父亲是加拿大来华的传教士。1938年,伊莎白在加拿大获得社会人类学硕士学位后回到成都,在当时的重庆璧山县大兴镇进行社会调查,并邂逅了她后来的丈夫英国人大卫·柯鲁克。1942年,伊莎白随丈夫回到英国,不久加入英国共产党。“当时斯诺的《西行漫记》在西方世界非常流行,但这本书出版于1937年。”二战胜利后,这对夫妇讨论:“现在差不多10年过去了,中国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呢?我们想写一本关于中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变革的书。”怀揣着这样的设想,1947年夏天,他们经香港和上海,再到天津,历经千辛万苦来到冀豫之交的武安县西部山区的十里店村开展社会调查。
“当时我们住在一个姓王的中农家里,吃的是大锅饭。早上6时到8时政治学习,之后我们就走街串巷,到农户家里采访,了解这个村庄的历史和土改情况。当地老百姓很照顾我们,自己尽管不生炉子,还是为我们弄了些煤。”十里店的生活细节老人至今历历在目。
结束十里店的调查,伊莎白夫妇应邀来到石家庄外语训练班(北外的前身)教授英语,并决定留在中国,这一留就留了近70年。“能留下来,我很庆幸。作为一位社会人类学者,我一直对中国的农村感兴趣,这一留让我见证了中国农村的历史变革。”老人缓缓地说。教书之余,老人不断深入中国农村,用自己的笔记录中国农村的进步与发展。据透露,除《十里店》外,老人最近还打算出一本有关大兴镇农村土地革命的书。
遗憾“没学好汉语”
从上世纪30年代至今,老人的足迹遍布中国的大江南北。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培养外语人才,老人曾三赴青海,深入到西藏、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在众多的中国城市中,老人尤其喜欢成都和北京。成都不仅是她的出生地,也是她与丈夫的相识之地,承接了她童年记忆与少女情缘。“我非常喜欢成都,成都是一座非常了不起的城市,当时我们小朋友特别喜欢在田野里捡弹壳,看谁捡得多。”老人温馨地回忆着。北京对于伊莎白同样意义非凡。从1949年进京后,老人一住就是60年,对老北京独特的胡同和大院,她更是情有独钟。
老人更是热爱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半个世纪过去了,她跟当年的老乡们还不时地来往,十里店的房东还经常进京看望老人,这种友谊还延续到了儿辈,“我们还要让它延续下去。”对农村的贫困儿童,老人也很牵挂。1999年,她和一个好朋友设立“伊柯基金”,每年选出10个贫困儿童,资助他们念完初中。老人深情地讲述了这些孩子的不幸,“有一位小女孩失去双亲后,跟着姥姥住,生活很辛苦”。如果他们中的有些人考上了大学,“我还会资助下去。”老人坚定地说。
出于对中国由衷的喜爱,伊莎白也相当认同中国的文化,但老人遗憾的是,她认为自己没学好汉语,“去了这么多地方,认识了这么多中国人,说起汉语来,还是洋腔怪调的。”为此,她让三个儿子从小学习汉语,融入中国文化。“我们哥仨见面都说普通话,不说英语,这都是我父母的功劳。”儿子马凯说着一口字正腔圆的普通话,除了西方人的体格外貌外,和中国人已经无异。
祝愿“救救地球”
伊莎白的晚年忙碌而安详。每天早上6点,伴着黎明的微曦,老人就起床了。先收拾房间,然后边听CNN边做饭,伊莎白一天的生活就这样开始了。9点后,老人走进书房开始写作,整理、撰写有关的农村社会调查的资料。“我妈特别喜欢做研究,总是希望从中发现更多的东西,到了晚年还笔耕不辍”。儿子马凯如是说。多年养成的研究和学习的习惯使得年近桑榆的老人思维敏捷,谈吐清晰。白天工作,晚上看看电视,听听音乐,老人自得其乐。周末,老人经常参加北外离退休老师聚会,这一聚会她已坚持了20多年,“That is ok!(好)”老人兴奋地说。
作息规律、心境平和,使伊莎白豁达、开朗、超脱。即便是亲友离去,也不会让老人感到悲伤,因为“他们都活得有意义”。甚至丈夫离世,老人也当成“喜事”办,满屋披红挂彩,大家都不哭,将悼念的人们组织成合唱队,高唱革命歌曲,“大卫就这样快乐地走了。”老人平静地说。记者的脑海里不禁浮现出一个“喜气洋洋”的悼念场景。
这样的老人还有期待和牵挂吗?交谈中,记者发现老人更强调自己社会人类学者的身份,“我希望我写的书能引起大家的注意,这是一个时代的历史记录,同时,也能为现在的国家领导人提供借鉴。”老人边指着桌上放着的书边说到。除此之外,伊莎白还牵挂着环境问题,尤其是气候变暖,“我现在已经老了,我只是希望我们的子孙后代能保护环境,珍惜地球。”为此,她将自己“救救地球”的生日祝愿送给了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