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新机场工程将于12月26日正式开工建设。民航局副局长周来振在12月24日举行的开工建设动员会上强调,首都新机场建设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交通先行、民航率先突破的重点项目,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下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民航各相关单位要发扬严谨务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扎实有序推进新机场建设,确保建设任务胜利完成。
周来振要求,新机场建设指挥部在新机场的建设过程中要理清首都机场集团与建设指挥部的职责界面,健全相关单位和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提高办事效率;要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提高执行能力;要按照既定目标倒排工期计划,分解落实责任,确保工程建设进度;要树立“红线”、“底线”意识,坚持安全生产,确保工程质量;要广泛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塑造绿色典范,突出特色亮点;要科学制定长远而稳定的战略规划,加强统筹协调,实现机场和城市的持续协同发展;要狠抓廉政建设、打造阳光工程。
首都新机场位于北京市大兴区榆垡镇、礼贤镇和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之间,定位为大型国际航空枢纽,规划建设7条跑道,满足年旅客吞吐量1亿人次需求。新机场一期工程按2025年旅客吞吐量72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00万吨、飞机起降量62万架次的目标设计,建设4条跑道、70万平方米航站楼及相应的货运、空管、航油、航食、市政配套、综合交通枢纽等生产生活设施,计划于2019年建成投产。工程建成后,不仅能够缓解首都机场容量饱和的运行压力,满足北京及周边地区航空运输快速增长的迫切需要,进一步提升我国民航业的国际竞争力,而且还将积极促进北京世界城市建设、推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下区域协同发展的新引擎。
新机场选址对净空、空域、环保、地形地质、公共设施条件、区域经济发展等进行了全面科学论证和严格比选,规划设计借鉴了国内外“一市多场”及枢纽机场建设的成功经验,在空管运行、跑道构型、航站楼设计、功能流程、综合交通、绿色环保等方面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和理念。
按照规划,新机场近期建设的4条跑道将首次采用三纵一横“全向型”构型,这种跑道构型适合京津地区的空中运行特点,为空管运行提供了多种可行方案,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北京地区紧张的空域资源,减少航空器地面滑行时间,有利于提高空地一体运行效率,并减少了对周边区域的噪声影响。
与此同时,新机场还计划打造以新机场为核心的“五纵两横”综合交通主干网络,将公路、城市轨道交通、高速铁路、城际铁路等多种交通方式整合,以大容量公共交通为主导,形成具有强大区域辐射能力的地面综合交通体系。新机场轨道专线可直达北京市中心区域并与城市轨道网络多点衔接;高速公路、城际铁路可在2小时内实现与周边主要城市的连接,为开展空铁联运创造有利条件,使新机场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大。
从地理位置来看,新机场处于京津冀主要城市之间的中心位置,是京津冀地区规划发展重点的叠加区和衔接区。在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新机场建成后,依托新机场发展临空经济,将有利于发挥产业集聚作用,利用好河北省和天津市的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引导北京部分交通物流、教育培训、商贸市场等服务功能向外疏解转移,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带动周边区域发展。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