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笔如山墨作溪
古人云:“欲作草书,必先释志遗形,以至于超鸿蒙,混希夷。”柴振福染翰多年,无论书写楷、隶、行、草,都透着一个“魏碑”的刚气。
柴振福说:“写草书得有草气,草气就是不拘法数,变通创造之力。不从细处经营,而着眼于大局。故心存全数,笔墨纵横。写草书还得有气势,草气流行之气,草书贵在不拘、贵在化成、贵在超著形上。狂草的最高境界是不求形似,但求神似。不见字形,只见线条。”
习书法者,以唐楷魏碑为先这是在论的事,从此入手可谓有规矩,领略深唔其道便可融会贯通,从而汲取精髓而变法。柴振福先生书法风格的形式乃取唐楷魏碑逐渐拓展而入草书,草而书写固有情感,情景之意。柴振福先生以草书为最,深得草书灵韵,可以想见他书之必有情有景。他为全国政协办公厅、全国人大礼堂所书杜甫诗卷《千字文》以及为北京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所书的“桃花可鉴,大爱无疆”八个大字,笔法豪键,飘逸洒脱,章法波澜壮阔一气呵成,神逸而俊美。
柴振福先生书法字形妙在于有形之中而变形。中国文字方正结构以固定了特有的形态,要在规矩的字体中求变化可谓难也。柴振福的书法既是传统的守护者,又融入了现代人的审美观,在一种漫不经心的书写中体现出字形结构的变化。这必然要经过长期的磨练与体悟才能有此妙化。其所书的字形即可辨识又不怪异,既有创新又不失传统,其妙之二为自然解构。苏轼云:“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
看柴振福先生的作品,有这样的感触:
一是强烈的节奏感使草书作品产生出运动力和冲击力。书法的点画线质表现其弹性产生运动力,运动的返急产生冲击力,使笔在绢、绞、纸上的运动过程中产生顿挫、仰侧、奇崛、突变,使个性的张扬发挥到极致。
二是前无古人的字法造势。柴振福先生站在传统基础之上,破除旧有的模式,创建出一种崭新的恢弘博大的图式,使观者无不领略其艺术的震撼力。造势是柴振福先生书法的一个鲜明特点。
三是墨象万千,酣畅淋漓。中国画中有墨分五彩之说,利用墨之浓、淡、干、湿可使画面产生出无穷的变化,显现出生机勃勃的趣味。柴振福先生从中国画中悟出用墨之道,并大胆地运用到书法创作中,从而增强了作品的视觉效果,把涨墨之法发挥到极致。
空灵处处藏禅机。书法即禅法,柴振福先生的书法,无处不透着一股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