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交通委有关负责人昨天(25日)做客首都之窗时透露,上半年公共交通客流量同比上升了3.5%。其中,受重点地区停车价格上调等缓堵政策的影响,地铁客流量增加20%。
23%车主选择价格较低地库
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公共交通总客流量同比上升3.5%。其中,地铁客流量增加近20%。与此同时,小汽车的出行率下降了1.5%。“这是近几年小汽车出行率首次明显下降。”市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郭继孚介绍,从4月1日非居民区停车价格上调以来,小客车进入中心城的数量有所减少。根据对30多条典型停车路段监控发现,小客车流量下降12%。而上半年的中度拥堵时间也减少了65分钟。与此同时,地面停车位的受青睐程度正在降低。据统计,全市一类地区(三环内)停车数量下降16.7%,二类地区(三环到五环)下降18.7%,三类地区(五环外)略上升3.3%。
郭继孚表示,这些数据说明市民对交通工具、停车地点的选择发生了改变。市交通发展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2400位受访者中,有61%选择公交、地铁出行,10%选择出租车。另外,停车方面有23%选择价格较低的地下车库停车,37%选择小区周边或不收费处,原因均是地面停车费较高。
占道费企业通过银行直缴国库
目前,本市经营性和非经营性停车位共248万个,分布在2.1万个机动车停车场。其中,有5万个占道停车位需要向政府缴纳占道费。有网友质疑占道费的“去向”,对此,市交通委运管局停车设施处处长潘波介绍了占道费的征收流程。按规定,三环内每天每个车位收取占道费35元,三环到五环收取15元,五环外收取3.6元。城六区停车收费管理部门为市交通委,远郊区县为市政市容委,亦庄、西站为地区管委会,相关部门定期核对占道停车位数量,然后交给经营企业,企业再凭数量单据通过银行缴费。“费用直接进入国库,不经过任何管理部门。最后统一用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
为保证停车费上调后的停车秩序,市交通委联合多部门重点检查和查处了“乱收费”行为,出动执法人员13.2万人次。据了解,截至目前已有3004名占道停车收费员持证上岗。年底前,所有停车收费员均需持证上岗,纳入定期考察和发证的长效机制。此外,手持POS机电子收费的方式,已率先在5个区试点,12条路12个停车场的近900个停车位取得初步效果。
小区停车位增加700余个
“老旧小区停车位紧张,睡到半夜还起来挪车。”有网友提出老旧小区停车难的问题。市交通委透露,下一步本市将根据小区实际情况,采取建设简易停车楼库、清理停车设施挪作他用、利用公共用地或空地建立临时停车场、在小区周边道路和胡同施划停车位、鼓励附近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停车场开放等措施。
目前相关部门已下发居住区基本停车位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居住区周边停车区域的划分原则,优惠收费标准停车位申办程序属地管理责任,保证居民基本车位需求。各区县协调相关部门施划和增加了700余个停车位,办理了1800余张停车优惠证。印发了关于本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停车场措施开放的通知,协调市政府、槐柏树街等开放,供周边的居民夜间使用。各区县采取约谈居住区停车场的经营者研究地下停车场包租的价格政策,实施稳定居住区的停车水平。
郭继孚认为,全市都存在停车需求与停车设施不匹配的矛盾,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老旧建筑缺乏配套停车位,二是成本高导致规划中的停车场建设速度较慢。近期,本市还将组织编制停车规划,并按差距化供给原则修订停车配建指标。同时,出台政策支持停车场建设,尤其鼓励社会资金的加入。
来源:北京日报(记者 汪丹) 编辑:孙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