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陕汽重卡产品展示 |
![]() |
日芯光伏生产车间 |
![]() |
凯盛重工生产车间 |
安徽中北部城市淮南位于长江三角洲腹地,是国家亿吨级煤电基地,有着亿年生命史、千年文化史、百年工业史和六十年城市发展史。
近年来,淮南市为促进转型发展,扩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优化投资坏境。安徽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省委秘书长詹夏来去年在该市调研时曾指出:“淮南是安徽省投资条件最好的地市。”今年年初,淮南市委、市政府提出“把优化投资环境作为第一要素”,牢固树立“不抓环境就是失职、抓不好环境就是不称职”的发展意识,大力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新启用的淮南市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大楼按照业务相近、窗口相邻、流水线服务的总体架构进行布局:一层大厅以服务市民为主线,集中设置房产交易、国地税办税中心、交通运管等便民服务窗口,同时开展与办证相关联的银行结算、评估等中介服务;二层大厅以服务企业和社会为主线,集中设置企业注册、基本建设审批和社会综合服务窗口,为经济建设开辟绿色通道。
据了解,截止目前,淮南市累计签约内外资项目超200个,总投资折合人民币超千亿元。实际利用外资从2008年1.04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2.0亿美元,年均增长15%;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由2008年6346万美元提高到2012年1.9亿美元,2012年当年增长47%,增幅全省第3;38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在该市设立分支机构;外贸进出口总值从2008年1.36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3.5亿美元,年均增长29%。安徽合肥海关工作组、安徽国检办事处正式挂牌运行,成为该市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的两块“金字招牌”。
在吸引民营资本方面,淮南市委把巩固万户民企、提升万户民企的民营经济“双万”目标作为对该市所属县区调度考核的重要指标,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从支持全民创业,解决企业融资、人才、土地等瓶颈制约,加大对中小微企业上规模、创新发展的扶持力度等方面,制定了含金量较高的17条措施。淮南市还积极落实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今年以来,安徽省下拨该市的7435万元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和该市市级配套11836万元资金全部落实到位,另外,该市财政还将从2014年开始在预算中安排1亿元的民营企业发展专项资金。
作为淮南市招商引资项目的平台,该市现有1个国家级、4个省级开发区在内的11个大小不等的开发区,园区规划面积163平方公里,今年将扩园33平方公里,是已经建成园区面积的1.4倍。
其中,淮南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于1988年5月,1993年被安徽省政府批准为首批13个省级开发区之一,先后被命名为省级生物医药工业园和省级新型工业化煤机装备制造产业示范基地,今年3月份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园内共有各类企业近30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9家。目前,该区已形成机械装备、生物医药、纺织服装、光纤电子、轻工食品和化学工业等六大产业门类,在主导产业发展的同时,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从无到有,正在形成规模。
开发区机械装备领域的领头羊之一凯盛重工有限公司,占地480亩,自2007年至2012年公司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6.23亿元,实现净利润1.33亿元,上缴税金1.13亿元。公司先后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全国煤炭机械工业优秀企业”、“国家AA级纳税信用等级单位”和“安徽省创新型企业”等荣誉称号,到“十二五”末,将形成煤矿机械、建材机械、矿山机械产品为主,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的目标。
淮南市不断优化的投资环境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知名企业入驻该市,如陕汽重卡淮南专用汽车有限公司、日芯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等。
陕汽重卡淮南专用汽车有限公司占地1000亩,是陕汽在华东地区唯一的新能源专用汽车生产基地,经营范围包括新能源专用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等业务。公司投资15.9亿元,分期建设,今后将实现年产销新能源专用汽车5万辆、销售收入达200亿的目标,成为华东地区乃至全国最大的新能源专用汽车生产基地。
日芯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是由国内光电龙头企业三安光电和世界著名的Ⅲ-Ⅴ族半导体制造厂商Emcore共同出资成立的中外合资企业,注册资本6700万美元。该公司自主设计生产的1000倍屋顶聚光系统和1090倍地面聚光发电系统效率分别高达26%和28%,是目前国内转换效率最高的CPV系统。
( 记者 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