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几年他没在家吃年夜饭
在同事们看来,陈发光是个敬业水利员,但是在妻子王福玲看来,陈发光却不是个“敬业”的丈夫。
“好几年都没能在家里吃上年夜饭!”说起丈夫的忙碌,王福玲颇有“怨言”。自1994年建自来水厂后,逢年过节就是陈发光最忙的时候,一有电话报修,陈发光就背起工具上路。在王福玲印象中最深刻的一次是2003年的年夜饭,饭菜上桌,欢快的爆竹已经放过,一家人正准备围桌而坐。突然,一个电话称柳青村的自来水没有了,陈发光丢下筷子留下一句:“等我一会,我去去就来。”就走了,可谁知从下午6点一直等到凌晨1点,新年的钟声已经敲过,陈发光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里。
“过年的时候温度低,自来水管上冻后就容易出现问题,总不能我一个人吃好了年夜饭而让一个村的人吃不好年夜饭吧。”对于妻子的埋怨,陈发光总是如此解释。
在妻子眼中,陈发光还有一个极其不好的习惯就是喜欢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起床,凭借灵敏的耳朵去“听水”,找出水管破裂的地方修理,保证供水顺畅,保证群众用水价格便宜。
据了解,由于日常维护管理工作十分细致,百里镇的自来水供水成本得到了良好控制,水价维持也维持在0.9元/吨的价位左右,几乎是全国最低价。
(记者 万江 通讯员 晓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