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科护士:引领病人走出黑暗的天使

来源:中国日报安徽记者站
2013-05-09 15:03:04
分享

把爱奉献给迷失在精神沼泽中的人

——记解放军八六医院精神神经科医护与精神病患者之间的故事

题记:《精神卫生法》已于5月1日起正式实施,精神卫生工作从此进入法制化管理时代。和往常相比,《精神卫生法》最明显的变化就是精神障碍患者住院治疗实行自愿原则,非自愿治疗必须具备前提条件,这被视为重大突破,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阶层严重分化造成的心理失衡,以及人的期望与实际的落差增加等,精神类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危害越来越突出,导致严重失眠症、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各种精神疾病急剧上升,已成为健康的一大“隐形杀手”。 1984年,马鞍山卫生局领导和安徽省当涂县的八六医院领导经过充分协商,建立了“军民共建精神科”,就这样,八六医院精神科由过去的50张床位扩大到120张床位,在保障收治部队精神病患者的同时,大量收治地方精神病患者。一时间,八六医院精神科的声誉传遍周边地区,慕名而来的精神病患者越来越多,被指定为安徽省精神病康复第二指导中心,被马鞍山市卫生局、市残疾人联合会确定为精神残疾和智力残疾鉴定的定点诊疗单位,并且长期担负着马鞍山地区的精神残疾、智力残疾、交通事故伤残及劳动能力的鉴定工作。2002年,国务院、卫生部、民政部联合授予该科主任李肖荣“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1年9月,安徽省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授予李肖荣为“十一五期间扶残助残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有人说,做护士是一个很辛苦的工作;有人说,做精神科护士是一件不幸的事。有人说,精神疾病患者是一群生活在精神黑夜中的人;有人说,精神病科护士是引领他们走出黑暗的天使。解放军八六医院精神神经科的医护人员,就是在这样的岗位上,凭着对生命的虔诚,托起了精神病人头顶上那片蔚蓝亮丽的天空,用爱的情怀写下两个字:“奉献” ,成为精神卫生救治过程中的“守护天使”。

抚慰心灵的天使

一扇紧锁的大门,似乎更加显出里面那个世界的神秘。从业近20年的解放军八六医院精神神经科护士长郑玲一边掏钥匙开门,一边笑着解释说:“精神病人有时会出现一些过激行为,逃跑、跳楼什么的,所有病房是统一的。我们这的护士都有个习惯,随身带钥匙、随手锁门,不听见‘哐啷’一声门锁紧,心里就不塌实。”郑护士长说,这么多年来,感触最深的就是,对待精神病人要像照顾孩子一样,爱着、看着、哄着,还必须精心。不好好吃饭得喂、不能洗澡的要给她洗澡、大便干结了要用手替他抠、活动时得注意别磕着碰着……

从小她们就喜欢护士,在她们的眼里,身穿白裙的护士是那样的美丽,用精湛的技术帮助病人摆脱伤痛,用灿烂的微笑抚平患者的愁容。护校毕业的陈智媛满怀憧憬地踏上了工作岗位。然而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她面对的不是普通的病人,而是精神病患者。科里10多个护士要照顾70多名病人,哪一点都马虎不得。说话间,到了午饭时间,一位入院刚一周的病人拒食,护士陈智媛端起碗弯下腰:“不吃饭病怎么能好呢?你看,就是因为不好好吃饭才给你打吊针,扎针多疼啊,是不是?来,乖,听话,我来喂你好不好?”就这样,病人的每一口进食都要护士苦口婆心地耐心“陪”上一大串好话……近1个小时,陈智媛就这样劝着病人吃下了几口饭,放下碗的那一刻。笔者看到她清秀的额头上,渗满了细密的汗珠。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