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专题>第三届北京人权论坛>媒体报道
京华时报:人权应成公权力机关的常识
2010-10-18 11:18:48      来源:京华时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对国务院授权公布的《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公众和媒体都给予高度关注。

人们之所以关注,不仅因为这是中国第一个以人权为主题的国家规划,更在于该行动计划中,不管是严禁刑讯逼供,还是保障公民的表达权,不管是“维护居民获得基本生活水准权利”还是“对地震中遇难和失踪人员登记造册并予以公布”,无不具有鲜明的现实指向,无不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从抽象的政治法律概念,到具体的可以触摸的权利;从被视为“敏感词汇”、讨论“禁区”,到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和党章;从单纯回顾人权的发展,到郑重规划人权的未来,从中人们感受到中国人权理念的进步。这种进步,体现了对常识的回归。

人权的发展过程,也是一个人权常识普及的过程。而此次公布的国家人权行动计划,单独列出一章讲“人权教育”,正是对人权常识的强调。

人权首先要成为公权力机关的常识。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国家公权力行使的重要旨归。一份《国家人权行动计划》,就是一份规范公权保障人权的指南。例如,公权力机关只有认识并尊重人们的人身权、表达权和知情权,保持权力的谦抑性,诸如“跨省追捕事件”“西丰事件”和“躲猫猫”事件,才不会重演。

人权也应成为普通公民的常识。人权与每一个公民息息相关,并体现于每一个人的生活当中。一份《国家人权行动计划》,既是国家承诺也是一份公民的权利清单。公民只有充分认识到自己的权利,并善于维护自己的权利时,才能倒逼权力的自觉与自省,促使权力规范运行,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当今世界,制定国家人权行动计划,是保障人权最为重要、最为系统的措施。我国是制定人权国家发展规划的极少数世界大国之一,制定国家人权行动计划,体现了党和政府深入推进人权事业的决心与信心。在这一过程中,强调人权常识,并通过制度和法律予以保障,这种常识的力量必将成为国家的力量,成为中国政治文明进步的重要助推。

来源:京华时报 编辑:马原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打击假冒产品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
>> 详细

各地新闻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的意见》,提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挂号费、诊查费、注射费(含静脉输液费,不含药品费)以及药事服务成本将合并为一般诊疗费,实行“一费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现有挂号费、诊查费、注射费(含静脉输液费,不含药品费)以及药事服务成本合并为一般诊疗费,实行“一费制”。>> 详细
点击排行
  香港宣布申办2023年亚运会 预算60亿港元
官场现形记:细数2010年落马贪官七宗“最”(组图)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