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间包括间谍,离间和反间几种。“反间计”是更高的境界,是策反对手派到我方的间谍,为我所用,反馈给对手错误信息,诱导对手犯错,进入我方所布置的计策中,最终取得胜利。“反间计”在商战,政治,社会生活中的运用比比皆是,而且屡试不爽,非常的玄妙。
“反间计”的经典故事:在三国时期,蒋干为劝降周瑜到东吴,周瑜假醉,“无意间”说出自己的“真实”军事计划,蒋干在无法说服周瑜的情况下,将周瑜书信偷回,向曹操请功,结果曹操中计大败。
“反间计”原文:“疑中之疑。比之自内,不自失也”。意思是说,在疑阵中再布置疑阵。利用对手派到我方刺探情报的间谍,策反其为我服务,可以有效地保证自己没有损失并消灭对手。
在执行中“反间计”可以说是随时随地都在应用。大家对案件的托熟人拉关系都是讳莫如深,不愿深谈,更不愿意宣传,因为这很可能触到红线,离犯错误非常的近,稍不注意就成了反面教材。有些案件的执行时,执行法官正是利用“老赖”托熟人说情的线索,运用“反间计”,将案件顺利执行。“老赖”躲得很隐蔽,执行法官很多的执行措施也没有取得实效,可是执行措施的震慑起了作用,“老赖”不知道执行法官下一步会怎样,也不知道自己的命运怎样。有的“老赖”就托关系、找熟人,找执行法官通融,执行法官于是掌握了“老赖”的线索,案件的下一步执行也顺畅起来了。本来是替“老赖”托熟人,是替“老赖”说话的“中间人”,没想到,倒成了执行法官控制“老赖”的线,“老赖”就像天上的风筝,飞得再高再远,有了中间人这条线,也等于把他握在手心里。
王啸堂申请周清泉赔偿纠纷的案件,就非常的棘手,最后执行法官利用“反间计”执结了案件。
周清泉是香烟批发商,他从别的供货商那里购进各种香烟,然后批发给各个下级的批发商或零售商,从中赚取差价,也就是自己的利润,生意做得还算顺利的周清泉2008年却“打了眼”,被别人骗了,进了一批假冒的香烟,而这些假烟就卖给了自己的下一级批发商王啸堂,王啸堂将这些香烟批发给了超市,超市在销售过程中被顾客发现是假烟,并举报了工商机关,工商机关经过检测这批香烟确实是假冒的,然后被工商部门查封,对超市进行了罚款处理。超市自然不甘心自己承担这些损失,从工商部门介入开始,就通知王啸堂参与全过程,最后当超市要求王啸堂赔偿损失时,王啸堂只同意退赔偿香烟的价值,而不同意负担罚款,认为这不是自己的责任,法院判决王啸堂赔偿超市的各种损失共计38000元。
被判决赔偿的王啸堂又起诉上级批发商周清泉,最终法院判决周清泉赔偿王啸堂损失38000元。周清泉也不愿意负担这损失,因为他也是被蒙了,他还要追上级批发商。所以判决生效后,周清泉并没有按判决书执行。王啸堂申请执行,承办此案的执行法官,开始找周清泉,通知了几次传票就象泥牛入海,根本没有回音。当执行法官到周清泉所在的村委会去调查时,村干部告诉执行法官周清泉一家都在外面做买卖,只是偶尔才回来一次,很少见到人。难怪执行法官的传票都没有回音呢,下一步就难办了,你有天大的本事,没有被执行的对象,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执行法官也没有好的办法,周清泉偶尔才回来一次。执行法官就对村干部下下迷雾:“周清泉不在村里住,村里给我们开个证明,然后我们把执行通知贴在他家的大门口上,如果他要是近期还不回来,我们就把他家的房卖了还债,您给我开出证明就可以了”。
“你们还能卖房”?村干部有些惊讶。
“这算什么呀,抓住他还没准儿按拒执罪判刑呢。周清泉要是态度端正,配合我执行,我会手下留情。要是他不配合,他的麻烦就大了”。村干部给执行法官开出证明,执行法官把传票和执行通知贴在了他家的大门口。然后执行法官就准备去查银行,看有没有存款了,没想到查了四家银行,有二个账户只有十几元的余额,这条路也被堵死了,案件进入了最艰难的没有执行方向的境地。
没想到的是半个多月后,案件有了转机。不知道是周清泉看到了执行通知,还是执行法官说的话传到了他的耳朵里,周清泉派来个‘间谍’到执行法官这里来打探消息。这是执行此案的唯一线索,既不能让线索断了,又不能太心急,执行法官要放长线钓大鱼!
“兄弟,你去周清泉家着?那案子怎么样”? ‘间谍’询问案情。
“你什么意思吧?要是你的真关系,我可以照顾一下,要是关系一般,你就别管了,周清泉快倒霉了”,执行法官故意留了活话,然后把要强制执行的话半遮半掩的说了一半。因为执行法官贴的执行通知上有“如被执行人逾期不执行,由此引起的法律后果,由被执行人负担”,这个‘间谍’虽然和执行法官很熟悉,但不是法律人士,所以对法律并不十分熟悉。
“照顾一下呗,那边是我的一个哥们儿”,‘间谍’走上了执行法官给他预留的路。
“真的假的?要是真关系我肯定给你留足面子,趁我还没动手,你把我电话给他,我直接跟他谈,要是一般关系就算了。省得我把他家房子卖了,倒最后弄得你两头不落好”,执行法官在用话将他,让‘间谍’为我所用。
“真是哥们儿,你给宽容宽容。真要卖他家房子”?‘间谍’开始关心执行法官的执行措施。
“评估单位我都找好了,你不知道我在他家门上贴执行通知了?过几天把评估结果贴个公告,见不着人我们就卖了”,执行法官说的有鼻子有眼,‘间谍’深信不疑。
“看来我来的真是及时,这样这两天你哪天有时间,咱们一起呆会儿,你给周子说说”,‘间谍’完全进入执行法官的策划。
“可别,这不给我找事吗?你也别再对别人说起这件事儿,让周子直接找我,我肯定不会让你难做。但是拖拖时间可以,要是不想给钱我可帮不了”,执行法官开始说实质的执行问题。
“不会,要不执行那是给你出难题,我也不干”,‘间谍’信誓旦旦的向执行法官保证。
兵法有云:“反间者,因其敌间而用之”。意思是说,“反间计”,使利用对手的间谍做我方的间谍,使对方间谍上当受骗。这件案子,就是因为有了‘间谍’的过问,才使这件案子的执行起死回生,执行中很多案子都是这样,被执行人托熟人找关系,让执行法官照顾一下,一直以来这都是大家很忌讳的话题,好像是高压线一样。实际中执行法官经常运用“反间计”钓住被执行人,然后逐步将案件执结所采用的计谋。
“法官你好,我是老张的朋友周清泉”,周清泉终于给执行法官打电话了,把‘间谍’老张放在了前面,恐怕执行法官不给面子。
“我知道,你来找我一次,我给你说说。既然老张说话了,我肯定给你面子”,执行法官对能钓到周清泉有些欣喜,他按住兴奋没有表现出来,说得很象老朋友说话。
周清泉没有怀疑,按执行法官的要求来到法院。在执行法官和周清泉的谈话中,周清泉也说了他的苦衷:“我也被骗了,我正在告上级批发商,我肯定按判决执行,就是求您能给我多点时间,我去追帐”。
“拖些时间我做不了主,得王啸堂说了算。我可以帮助你做他的工作,为了能顺利达成和解执行协议,你态度要诚恳,要打动王啸堂,最好带一部分案款,以表示你的诚意,好让人家相信你”,执行法官钓着周清泉开始说实质问题。
“行,您看我先带多少钱”?周清泉问。
“本着一半吧,不能太少,要不王啸堂的工作不好做”,执行法官把数额说得高点儿,留着他打折的份儿。
“我尽力吧,我下周五来”,周清泉答应了执行法官的方案。
“你现在住哪?家也不要了”,我想知道周清泉住处,万一他跑了好有线索找他。
“没准地方,没事儿,我24小时开机,您随叫随到”,周清泉很机警。
为了不引起他的怀疑,执行法官也没有再深问。
在周五的协商中,周清泉拿来18000元,这使王啸堂非常满意,和解执行计划很快就达成了:先给18000元,剩下的20000元,一个月给4000元,五个月还清。
签完字,领完钱,王啸堂也悄悄地向执行法官说了实话:“之所以申请执行,就是因为找不到周清泉人,今天能见到钱,真是意外惊喜”,看来这件案子真较起劲来,还真不好执行。
后来这件案子,每到月底周清泉就把钱交到法院,有时交不了执行法官打电话催他,告诉他要是不执行,就是把“哥们儿”扔在坑里了,执行法官会因此被纪检审查时,周清泉都是很仗义的说:“哥,兄弟不是没良心的人,我再困难这几天肯定把钱交了,我不能让你难做”。
就这样,这件案子在老张这个‘间谍’的过问下,执行法官顺利利用间谍的关系,建立了和被执行人的联系,并博得了被执行人和‘间谍’的信任,案件执行就是水到渠成的了。
实习编辑:范文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