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是中国最主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有着2600多年的悠久历史和厚重深远的文化内涵。它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也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2006年,清明节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国务院又将三个中华民族的重要节日——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列为法定假日。这些重大决定,表现了国家对公众的传统文化生活的重视与尊重,推动了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介休是寒食清明节的发源地,完好地保存和流传着独特的清明民俗活动。2011年,我省的介休寒食清明习俗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介休市地处汾河中游,是二十四节气的典型表现区域。其清明习俗最早起源于春秋时期,在千百年的历史传承中,不断融入寒食节与上巳节的习俗活动,以及民间关于介子推的历史风物传说。寒食节是为纪念介子推而设的节日。据《辞源》、《辞海》“寒食节”释义:春秋时,介子推历经磨难辅佐晋公子重耳复国后,隐居介休绵山。重耳(晋文公)求之不出,放火焚山,子推母子隐迹焚身。因此,“介休”而得名,意为介子推休眠之处。晋文公为悼念他,下令在子推忌日禁火寒食,形成寒食节。介子推的事迹在古代中国统治者和文人士大夫的眼中是最具有楷模价值的。他忠君忠国,功不言禄,视名利如粪土,这些都是国人推崇的品行。上巳节,俗称三月三,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论语》:“暮春者,春服即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七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就是写当时节日的盛况。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节日逐渐演变。最终在唐宋之际,三节合流,形成了一个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包括寒食习俗与上巳踏青等活动的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传统节日。
介休寒食清明的习俗活动丰富多彩,主要包括禁烟、吃冷食、祭祀、扫墓、插柳、踏春、踢蹴鞠、荡秋千、放风筝、斗鸡、赏花、咏诗等一系列传统活动,以及发黑豆芽、采柳芽、蒸面塑、戴柳圈、扫房顶、挂红兰兰纸、唱大戏、文化交流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活动。寒食清明的特色食品品种繁多,风味独特。传统的子推蒸饼、子推燕、蛇盘兔面塑、枣饼、麻糖、贯馅糖等已成为时尚食品。其中多数寓意深刻,如祭食蛇盘兔,俗有“蛇盘兔,必定富”之说,意为期盼民富国强;子推燕,取介休方言“念念”不忘介子推高风亮节。
新世纪以来,在全球化、现代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传统节日逐渐受到冷落。年轻一代对清明习俗淡漠疏远,传统习俗的传承面临着挑战。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民族传统节日保护的重视,介休市已累计投入2亿多元对清明习俗进行抢救和保护。2008年、2009年清明前后,中央文明办、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山西省政府两度在绵山联合举办中国寒食清明文化节高层论坛,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畅谈清明文化。介休也被授予“中国寒食清明文化之乡”,绵山被授予“中国寒食清明文化研究中心”。
山西省副省长张平指出,介休作为著名的寒食清明文化之乡,具有深厚的孝老爱亲、诚实守信、勤勉节俭的良好风范与道德传统。近年来,寒食清明文化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对推动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中国的传统节日凝结着不息的民族精神与情感,是推动中华文化历久弥新、不断发展的宝贵资源。隆重纪念这些古老的节日,就是要通过各种纪念活动,凝聚民心,激发斗志,为构建和谐山西,创造美好未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田静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