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社会征集英烈故事、深入社区机关宣讲烈士事迹、走进闹市开展图片展……清明前夕,江苏镇江烈士陵园策划系列活动鼓励公众共同缅怀先烈,变以往的“守住陵园等人祭扫”为“走出陵园主动宣传”。
今年51岁的扬州市民李彬已经跟随烈士陵园宣讲团十余次前往学校、乡村、社区讲述战友沈国良的英雄事迹。30年前,这位参加过老山战役的退伍老兵目睹战友沈国良亲身扫清雷场,用自己的生命为大部队打开一条进攻通道。战友牺牲的场景让李彬至今记忆犹新,得知沈国良的坟墓在镇江烈士陵园后,李彬根据日记整理出沈国良烈士的英勇事迹,只要有机会就跟随烈士陵园宣讲团一起,一遍遍向民众讲介绍沈国良的事迹。
“能有这样的机会整理并讲述战友的故事,我觉得是一件非常有意义而且崇高的事。远离战争成长起来的青少年一代,并不是缺少爱国热情,而是缺少接触英雄事迹、培养爱国情怀的机会。由我们经历过战争的人现身说法、讲英烈故事是激起公众爱国情的重要方式,很多学生听完沈国良烈士的事迹后都自发起立,一边流泪一边鼓掌。”李彬说。
然而和平时期,一些烈士陵园祭扫人数逐年下降、单位学校组团参观“走过场”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坐落在北固山前峰的镇江市烈士陵园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江苏省省会和国民党军法会审处所在地,自1966年建园起共接待近500万人次参观祭扫。陵园主任吴晓霞介绍,近些年来烈士陵园清明期间祭扫的单位和人数确实有减少趋势。在新的历史时代,被动地守住陵园等待祭扫已经远远不够,主动向社会征集英烈事迹、走进社区学校展览宣讲就是要把全社会纳入进来,用先烈的故事让更多人了解历史、激发大家的爱国热情。
“宣传和教育的形式在变,爱国情怀却永远不会过时,我们希望有更多人能参与了解、宣传烈士故事,在全社会营造出更浓厚的爱国氛围。”吴晓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