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前,这里八成村民散居在土房里,年人均收入不足1600元,村两委欠债达64万元。如今,这里聚集153家企业,经济总产值达27亿元,年人均收入超2万元,家家户户住上了楼房。
这里是重庆市九龙坡区白市驿镇的海龙村。问及巨变背后的原因,村民们多会指向担任村党委书记12年的鄢静。
经济发展滞后、治安环境恶劣、土地成片撂荒,连续4次选不出村支书……12年前的海龙村,是出名的穷村、乱村。
鄢静曾是村民眼中的“大能人”:村里第一个持“大哥大”,第一个买“125”摩托,第一个盖小洋楼……2001年底,走南闯北10多年的他被公推直选为海龙村支部书记。此后,他肩负起一个重要的使命:做带领海龙村群众致富的“主心骨”。
上任伊始,鄢静干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修一条通向集镇的水泥路。没钱,咋办?鄢静带头拿出上万元,挨家挨户动员,凑够38万元材料费。公路要穿过村里樊开容家的荷塘,起初樊开容坚决不同意给公路让道,除非鄢静下跪求她。此情此景下,鄢静“扑通”一声跪在她面前。自此,再也没人阻拦修路。
2003年,重庆主城区调整经济结构、实施产业“退二进三”战略,一些中小企业亟须找到新的落脚点。多年沿海闯荡经历,考察华西村、小岗村得来的经验,让鄢静敏感地意识到,“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遇”。
发动村民建厂房,大力招商引资,做好承接产业转移的准备。鄢静又带头拿出数十万元积蓄,号召干部、群众投资入股,筹得90多万元,把企业基地建了起来。
栽下梧桐树,金凤凰却迟迟不来。见有企业在观望,鄢静就动员租住自家房屋的公司,第一个搬进村集体建的厂房,自己因此每月损失5000元房租。渐渐地,入驻企业越来越多。
2007年,重庆市推进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这时,鄢静又带领大家通过探索土地流转规模经营,进行“二次创业”。他动员村民入股200多万元筑巢引凤,并鼓励村民自主创业,先后有65户家庭办厂开公司。
截至2012年底,全村共引进企业153家,引资25亿元;全村总产值达27亿元,集体经济收入达1090万元,村民年人均收入超2万元。
“我上任后第一次召开会议,散会后,干部们却不肯离去。原来,他们在等着按惯例安排‘搓’一顿。”回忆起12年前的场景,鄢静依然历历在目。“要改变海龙村的贫穷落后,仅靠单枪匹马奋斗不够。”
鄢静先是劝退了一批年龄较大、文化较低的干部,又采取社会招聘、本村能人公推、辖区企业优选、上级机关选聘、外出务工回请等方式,推动干部队伍由“泥腿子”向知识型团队转变。“我有一个梦想,就是把海龙村建设成为‘西部华西村’,让村民变股民,让农民变市民。” 鄢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