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国,当上一名大学终身教授不容易,对外来者自然更难,而现任德国明斯特大学分子精神病研究所主任的华人教授张卫奇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在海外求学、工作和生活的30多年不仅让他建立了事业上的成就,也让他在中西文化中找到越来越多的共同点,让他发现中华文化的异香能够建筑高于物质的“中国梦”。
张卫奇是一名脑神经科学家,近十几年来,他与今年德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托马斯·祖德霍夫多次合作,在自闭症、焦虑症等其他精神疾病的分子发病机制研究方面取得了出色的成就。
记者结识张教授是在德国华人教授学会举办的第五届论坛上。这一学会由在德华人教授自发组织,共有会员近五十人,经常组织活动为中德高等教育及学术交流出谋划策,在中德两国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张卫奇是学会中的积极分子,当问及入会原因时,他说,离开中国虽然已经三十余年,但故乡始终是盘踞在心头的牵挂,“总想通过不同的渠道,为她做点什么”。
张卫奇于1980年到达未统一的西德首都波恩大学攻读医学,1988年获博士学位后,先后在瑞士伯尔尼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瑞典皇家卡罗琳斯卡学院和德国哥廷根大学深造与工作。对记者讲述往事时,张教授说,中国始终是他海外生涯中无法抹去的背景,不论辗转何方,他在学习当地的文化传统的同时,也一直向周围人介绍中国的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甚至烹调技术。“记得同事碰到什么难题找我商量,他们的口头语总是‘请问,孔子会怎么说?’,(他们)希望向中国文化求助”。
令张卫奇感触万端的是,在欧洲生活越久,他在心灵上与祖国的文化反而走得越近。身处德国大学,他亲历着“孤寂”与“自由”的德国大学教育理念,但在阅读德国和中国典籍后,他深感这种超越功利的教育理想与孔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有教无类”等思想虽隔千年却遥相呼应,也和儒家传统的“为己之学”和老子的“为道日损”等精神不谋而合。渐渐地,他惊讶地发现,欧洲文化复兴时期的很多学者都十分崇拜中国的文化、礼仪和道德观。比如德国自然科学家、哲学家莱布尼茨热爱中国文化,他欣赏孔子由自然宗教引导的哲学道德观,认为中国的这些精神财产将会对世界文明作出很大贡献。
不仅如此,张卫奇还发现有些起源于西方的学科,如心理学以及心理治疗学,拥有与中国传统文化类似的指导思想。“心理治疗目的是为帮助患者增强心态平衡,克服精神障碍。而如何寻求内心的和谐,在中国传统文化早就有所探索。”在张教授看来,庄子的“循天之道、顺物之性,顺应天道”以及《菜根谭》中提到的“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知此,可以免蹭蹬之忧,可以消躁急之念”等等观念,与西方治疗心理疾病的目的如出一辙,都是帮助人找回心灵的平衡,体会生命本身的乐趣,“华夏文化也可以成为现代脑科学研究取之不尽的宝库”。
多年来,张卫奇对中华传统文化可谓爱不释手,时有感触便记下心得笔记。他对记者说,“这些心得都是信手拈来,并不成系统,但在国内近来提出‘中国梦’后,我突然发现,这些感触不就是我的‘中国梦’吗?”
张卫奇理解的“中国梦”是独一无二的,尤其是与物质性定义的“美国梦”有所区别。他说:“如果说‘美国梦’就是‘一辆车,一栋房子,安居乐业’,我认为‘中国梦’更需要增添一些高于物质的东西,也就是光大发扬我们独特、优秀的文化传统,包括中国独有的礼仪和道德观。”
他说,“中国梦”延续了晚清以来华夏有识人士希望“中华民族重立于世界之林”的梦想,“如果中华民族不仅仅能够经济复兴,以此立足于世界之林,而且能重造、再现让世人羡慕的文化、礼仪和道德观,成为问鼎世界的文明礼仪之邦,那我也将圆梦了。”
酒因陈年弥香,梦随岁月愈美,愿张卫奇教授的“中国梦”早日成真。(记者文史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