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圣保罗大学留学生毕梦吟——
学有所成,语言架起桥梁
本报驻巴西记者 颜欢
2012年 11月,毕梦吟参加圣保罗举办的中国与巴西教育对话论坛并担任同声传译。论坛上,两国发言人都强调加大双边公派留学生的力度,巴西甚至提出每年要向中国派遣5000名留学生学习中文、工程、科技等专业。“这两年来,中巴高级别会议一个接着一个,我时常以翻译的身份出席,更能亲身感受到两国关系的日益紧密。”毕梦吟说。
毕梦吟在课堂上也能深切地体会到祖国的发展壮大。圣保罗大学的国际关系专业在巴西享有盛誉,这两年来,老师上课时经常拿中国的发展作为案例。她充满自豪地回忆说,作为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她也多次应邀向巴西的同学介绍中国是如何推动民族复兴,从“东亚病夫”变身为“正在觉醒的巨龙”。“中国作为经济大国的崛起的名声确实已经漂洋过海来到另一个半球了。”
在圣保罗,除了圣保罗大学设有中文系外,还有中国开办的孔子学院以及其他开设汉语课程的语言学习中心,学习中文的巴西学生数量近几年呈直线上升趋势。“我总觉得挺奇怪,是什么原因驱使那些巴西人学习一门跟其自身语言相去甚远、而且实在难以驾驭的语言?”她的巴西朋友给出了各式各样的理由:或是公司有业务往来,将来可能要远渡重洋去工作;或是年轻人想为未来提早做一份打算,通过掌握一门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来拓宽职业发展潜力;或是对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和多样而又相互包容的民族产生了浓厚的求知欲;又或只是单纯地想去那个传说中遥远却美丽的国度走走看看……当“汉语热”愈燃愈旺之时,两国的认识和了解也日渐深入。
2008年,毕梦吟作为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协助巴西记者翻译的时候,一个巴西记者悄悄地告诉她,在来北京之前,他特地十分郑重地向母亲告别,因为中国无论在地理上还是认知上,对他来说实在太遥远了,他对于中国的印象仅仅来源于巴西媒体的描述。但他到北京后,才发现,这是一个与想象完全不同的城市,集古老的文化和最新的基础设施于一身,完美地展示着中国飞速前进的足迹。毕梦吟听完不禁哈哈大笑,又不禁担忧:世界对中国的报道大多还停留在那个落后的年代,没有很好的交流和传播,就难以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这更加坚定了毕梦吟学好葡萄牙语、做中巴交流使者的决心和信心。“毕业后,我希望能回到中国教葡萄牙语,把我的经历和经验告诉更多的中国孩子,让更多的人能为中外交流添砖加瓦。”
“现在,有关中国的报道屡屡出现在巴西的主流媒体上,同时,越来越多的巴西人前往中国寻找商机,近两年的广交会,前往广州的巴西人就达到上千人。无论我们身在异国他乡还是在祖国的怀抱里,只有尽自己的全力为祖国发展作出贡献,才能真正实现心中的梦想。”毕梦吟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