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妈妈帮助过的人送来的锦旗挂满了墙
欧妈妈在煮粽叶
一位普通矿工的妻子,没有固定的工作,节衣缩食坚持做好事,很多人都把她当做亲人
3月19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大同市口泉沟北侧的同煤集团永定庄煤矿,在几排老旧的平房附近碰到两个人。“欧妈妈好。”一名中年汉子向一名老太太打招呼。“欧妈妈”就是欧学联,今年72岁,身板儿硬朗。
欧学联的家是低矮的平房,里外两个套间,每间不足10平方米,外边的一间放着一个火炉,炉火正旺,炉子上两尺多高的白铁皮桶里装满了水。欧学联边和记者聊天,边把一捆捆包粽子的芦苇叶子放到水桶里。她的老伴夏立勤,今年80岁,是矿上的退休工人,正坐在炕上绕包粽子的绳子。
欧学联告诉记者,几天后她要带着2000多个粽子,去北京看望毛主席纪念堂的工作人员和执勤的官兵。自从毛主席纪念堂落成后,她今年是第34次去。
屋子里间挂着的相框、锦旗,证明着这名普通的老太太其实很不普通:她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煤炭工业战线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安全工作先进个人、全国助人为乐道德模范、全国拥军优属模范等光荣称号,并当选为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她曾8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19岁开始关心矿工兄弟
欧学联原籍江苏宿迁县,1955年随父亲来到山西大同,1961年结婚。1962年,丈夫夏立勤转业到永定庄煤矿,他们住在石头垒成的窝棚里。
那年春天,欧学联19岁。一天快正午了,丈夫还没有回来,她来到井口。眼前的情景令她瞠目,黑乎乎的井口走出一群黑黝黝的人,他们只有牙齿是白的,要不是丈夫喊她,她几乎连自己的丈夫都找不到。
回到家里,欧学联对丈夫说:“不到井口,不知道你们劳动的辛苦,不知道你们做男人的难。”她暗暗在想能为这些干活的男人们做点啥。
几天后,矿工们交接班时,欧学联提着满满一铁壶茶水来到井口,她把一碗碗茶水送到刚从井下上来的矿工们手上。喝着欧学联送来的热茶水,年轻矿工们说:“谢谢嫂子!”年老的矿工们说:“谢谢夏家媳妇!”
听到矿工们的赞扬,欧学联心里热乎乎的,打那以后,欧学联发动矿上的姐妹们,经常在自己家里烧上茶水,送到井口给矿工们喝。有老矿工告诉她,煤矿周围的大山里,有一种叫黄芪的中药材,加上玫瑰、茉莉、陈皮、果干制成的山茶,清凉下火,可口宜人。至此,每年夏秋季节,欧学联就领着全家人到山上采黄芪,采回的黄芪,先用清水洗干净,再用剪子剪短,然后经过七蒸七晒,最后掺上玫瑰、茉莉、陈皮、果干等熏蒸,经过九道工序,精心制成,永定庄煤矿的矿工喝上了欧学联制作的山茶。
为弘扬欧学联精神,同煤集团专门投资,在欧学联家的东边盖了一处“欧学联学雷锋教育基地”,院子里边有四间正房,两间西房。记者在基地的一间房子里看到,18个牛皮纸袋整整齐齐地码放着。欧学联说,这是她为矿工们加工好的山茶,她还把自己加工的山茶命名为:“保健学联茶”。记者注意到,在欧学联送给矿工的山茶里,装有一张黄纸条,上面印着这样的字:“喝一杯保健学联茶,疏肝理气健脾胃;送一句安全嘱咐语,警钟长鸣保安全”。
在欧学联学雷锋教育基地,记者看到一个烂得只剩半截的洗衣板子,洗衣板上的木槽几乎被磨平了。欧学联说,起初,矿上没有洗衣机,她给单身矿工们拆洗了20多年被褥,就用洗衣板子洗。
欧学联无微不至的关爱,赢得了矿工们的赞誉和尊敬,他们不管年龄大小,都称欧学联为:“欧妈妈”。
矿山的大人小孩都似亲人
永定庄煤矿的矿工们说,“欧妈妈”是个热心肠的人,看到别人有事,她总想去帮。
葛有禄是名二等甲级残废军人,复员后来到大同煤矿,在井下工作了十几年。之后,因患病退养在家。他无儿无女,因伤痛折磨,生活十分艰辛。欧学联知道后,主动挑起照顾葛有禄生活的担子,精心服侍老人20多年。
矿上的小女孩周乐文患先天性心脏病,一直没钱治疗,欧学联知道后,领着孩子在大同医院做检查,陪着到西安医院看病。
永定庄煤矿一名在山西大学读书的女大学生到医院检查发现患了癌症,欧学联知道后,马上找矿团委反映情况,建议发动全矿职工给这名女大学生捐款治病。矿团委发出倡议,全矿职工给女大学生捐款一万元。
欧学联,一位普通矿工的妻子,没有固定的工作,节衣缩食,五十多年如一日,为社会做好事,感动并温暖着人们的心。河北赤城66376部队干部高怀亮在写给欧学联的信中夹带着和宋立成合作的一首小诗,题目是《战士的心声——致尊敬的欧妈妈》:春天∕想您在深山的哨所∕当明月升起的时候∕妈妈∕别再挂念您的兵儿子了∕他们正在梦中发出轻微的鼾声
1995年8月,永定庄矿第一小学三六班学生孙晨阳赠送给欧学联的横匾上也写着一首诗:您做的好事∕就像天上的星星∕天天看得见∕谁也数不清
她认下了75个“兵儿子”
欧学联结缘解放军,起于童年。
欧学联出生于穷苦的农民家庭,童年时,她记忆最深的是,“土改”那年她家分了三亩七分地,一间小房和一头牛,那头牛是两名头戴红五星的解放军牵来的。打那起,她就把解放军视为亲人。
1963年冬天,解放军野营拉练来到永定庄煤矿,欧学联和矿上的姐妹们在家里烧上开水,送给官兵们喝,她们还帮助官兵们洗衣服,解放军夸她们是“矿山红嫂”。
像关心矿工一样,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开始,欧学联每年都要给子弟兵送鞋垫、山茶、粽子,一点一滴爱护着子弟兵。永定庄煤矿知情的矿工,给欧学联算了一笔账,50年来,她给矿工和子弟兵做鞋垫26万双,采山茶1350公斤,光包粽子的江米就用去了16800公斤。
1978年,欧学联被评为全国拥军模范。1989年夏天,欧学联应邀到驻同51364部队,为全体官兵作报告,将几十年里帮助矿工及他人、为驻军官兵和军烈属排忧解难的事儿讲给大家听。坐在前面的一名战士一直流着泪听报告。报告结束后,欧学联找到了这名战士,问他为什么哭。战士告诉欧学联,他叫王斌,他的父母都去世了,“看到你,就像看到了妈妈”。欧学联摸着王斌的头说:“从今往后,我就是你的妈妈,你就是我的儿子。有啥心里话,你就对妈妈说吧!”战士王斌泪流满面,握着欧学联的手,喊:“妈妈……”欧学联激动地说不出话来,泪水盈满了眼眶。欧学联认下了第一个“兵儿子”。
欧学联告诉记者,到现在她已经认了75个“兵儿子”,他们遍布全国各地,她想着远的,惦记着近的,每一个“兵儿子”和她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
“兵儿子”陈细江要报考军校,她托当中学教师的二儿媳找来复习资料,带上营养品看望陈细江,并鼓励他要好好复习。小陈通过努力,终于考上了军校。临走时,欧学联把他送上火车,又把准备好的两百元钱塞给他。到军校后,陈细江经常给“欧妈妈”写信,他在信中对欧学联说:“我作为您的儿子,深深地理解妈妈的心。您好像大同一块煤,无私地把光和热洒向社会、洒向军营。您期望国家安定强盛的良苦用心,我哪能不理解呢?我一定要成为一名对部队建设有所贡献的军人,报答妈妈的深情厚谊。”
(记者 刘俊卿)
○对话
人来到世上就应该有所担当
山西晚报:为什么能坚持五十多年做好事,是什么力量支撑着您?
欧学联:我有一个信念,人不是为自己而活着,人来到世上,就应该有所担当。咱能力小,小有小的担当,这也许就是藏在一个人胸中的大爱,有了这个信念,这个大爱,就能支撑人一辈子为社会做好事。
山西晚报:您为什么要认那么多的“兵儿子”,他们常给您来信吗?
欧学联:我是为了感恩,说心里话,我一辈子也忘不了“土改”那年,给我家牵来牛的那两个头戴红五星的解放军。我认的“兵儿子”,他们退役了还给我来信,当我寂寞的时候,就读一读“兵儿子”的信,他们是我晚年的精神支柱。
山西晚报:听说您每次外出参观或到军营慰问,不管路途多远,都自带干粮,不在部队吃饭?
欧学联:是的,咱是穷苦人出身,苦日子过惯了,每次外出,我自己蒸上馒头,切成片烤黄,再带上咸菜,算是一路的干粮。1990年,我到韶山参观,来回走了六天,除去路费,我只花了13.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