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教辅图书乱象背后的症结

2014-04-09 09:11:30 来源:中国青年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教辅图书乱象背后的症结

教辅变成“教腐”。在一些地方,从教育官员到学校校长,再到老师,每个人都贪婪无比,无论权力大小,哪怕只有一丁点权力,都不遗余力地将权力变现,把学生当作“唐僧肉”,把学生家长当挖掘不尽的“聚宝盆”。CFP供图

2011年5月25日上午,一名小学三年级的9岁农村孩子,因为靠种菜为生的爷爷无法满足其买一套价值36元的辅导书的愿望,用一根塑料绳,在自己家里上吊自杀。悲剧引发社会对教辅书的关注。

同年,多个部委重拳出击,开始重点治理中小学教辅材料问题。力度之大,前所未有。行业将这一轮新的教辅书治理统称为“教辅新政”。

“新政”运行两年多,是否取得了预期成效,教辅书乱象的根源在哪儿,如何才能实现行业的良性发展?

中小学生教辅书市场每年达300多亿元

作为一名母亲,鲍红对教辅书有切身体会。鲍红是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副研究员,她从事出版研究10多年,近3年来持续关注教辅书管理问题。

“我讨厌教辅书,不愿让孩子陷于重复题海的老路。每天坚持的大量练习,对日后的工作和生活又有什么用?”她说,“但另一方面,适当的巩固是需要的。孩子学过的知识,确实需要一定的练习。”

“相比之下,图书是一种比较实惠的助学产品。”她曾带孩子试听了一节某英语机构的培训,一年收费14888元。权衡之后,她给孩子买了套某品牌英语点读笔。“原来,觉得一套点读笔999元好贵;现在跟培训比起来,又觉得好便宜。”

“从这个角度看,一本教辅书不过十几到几十元,真是太实惠了。”她说。

“教辅书能够被广泛使用就是因为价格实惠、效果也不错。因而,普遍的选择成就了一个巨大的市场。”她说,眼下,几乎所有学生都会使用教辅资料。据行业资深人士估算,小学阶段,每人每年教辅书消费约100元,初中阶段约200元,高中阶段约300元。

据教育部2012年统计,我国接受学历教育的人群中,小学约1亿人,初中约5000万人,高中近4600万人。如此计算,教辅书年销售额有330多亿元实际码洋。此外,还有5000万人接受非学历教育,也可能会使用教辅书。“由此可以估算,中小学生每年的教辅书消费至少有300多亿元。”鲍红说。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昆明发生持刀劫持人质事件 便衣民警从背后将其制服

昆明市新闻中心人质劫持事件:人质被成功解救

上海一居民楼多处沉降严重 墙壁开裂能伸进拳头

不明飞机突降绵阳北川公路 路边加完油后飞走

精彩热图

“扎眼”的豪华墓:工程浩大、占地数亩、耗资数百万元

网曝马伊琍大学照美过姚笛

武大女神赏樱花

幻灭!网络女神现实变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