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接受眼角膜移植后,王美兰躺在床上静养。医生陈鹏小心地为她整理绷带 郭洋洋/摄
“我现在能看到一些东西,模模糊糊的能看到。”2月18日上午,躺在郑州市眼科医院的王美兰说。作为河南省首例活体眼角膜移植手术受益者,她终于又见到了光明。
眼睛溃烂苦等合适眼角膜
52岁的王美兰是驻马店人。
一个多月前,她在干农活时感觉右眼硌得慌,看不清东西,在当时的三天时间内,眼睛一直感觉不适。
她的丈夫王四成带她到县医院检查,县医院检查后觉得情况严重。得知情况,王四成立马带着她来到郑州市眼科医院(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经诊断,她的右眼是真菌感染引起的眼角膜溃烂,若不移植新的眼角膜,这只眼睛将永久失明。
可稀缺的眼角膜来源成了拦路虎。由于捐献者少,一个多月来,她只能躺在病床苦苦等待合适的眼角膜捐献者。
王四成告诉中国日报网河南频道记者,诊断结果出来后,我们都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才会有合适的眼角膜。
“幸运之眼”悄然降临
就在王美兰着急的时候,能给她带来光明的“幸运之眼”悄然来临了。
1月11日,家住南阳的耿斌因为右眼球意外损坏,经几家医院诊断复明无望,他做出了大胆的决定:将还有用的眼角膜捐献给需要它的人。
耿斌的朋友得知此事,通过网络社交平台发出“角膜捐献,紧急扩散”的帖子,帮助眼角膜寻找合适的“新主人”。
2月17日,在网友牵线下,耿斌和王美兰的眼角膜移植配对成功。而耿斌,也成为河南首例活体眼角膜贡献者。
当天早上10点,耿斌的眼角膜在郑大一附院摘除后,工作人员将眼角膜放置在容器迅速带回郑州市眼科医院,将眼角膜移植到王美兰眼内。
谈起捐赠角膜的好心人耿斌,王美兰止不住流下感动眼泪
感谢耿斌给我第二次光明
2月18日早上8点,距离王美兰的角膜移植手术已经过去近20个小时。中国日报网河南频道记者到医院时,看到陈鹏正在王美兰病房查房。
陈鹏叮嘱王美兰,绷带系的稍微紧一点儿更有利于康复,一定要多吃一些有营养的东西,这样才能够好的快一些。说着,他重新给王美兰系上绷带。
站在一旁的王美兰丈夫王四成对医院很感激,说:“陈医生,她现在能够正常吃饭,早上还喝了一大碗汤。太感谢您了!”
王四成向陈鹏鞠躬感谢,陈鹏连忙将他扶起说,这都是我们医生应该做的。
“我是个农民,没有想到会碰上耿斌这样的好人。”王美兰在病床上用微弱的声音说,“我很感谢耿斌,是他给了我希望,给我第二次见到光明的机会。”
她的眼角流出一行泪,声音哽咽,说不下去了。
王四成告诉中国日报网河南频道记者,每次提到耿斌为她捐献眼角膜的事情,她都会激动地流泪。
“我们很感谢耿斌,美兰也希望康复后能够亲自上门感谢耿斌。”他说。
主刀大夫陈鹏介绍,耿斌所捐眼角膜质地非常好,很新鲜,手术也进行得很及时,目前王美兰的眼睛有一定的视力,能够看到五指。
200多名患者需要眼角膜
王美兰眼睛上的绷带还需要一个月才能够拆除。陈鹏称,眼部接替组织的愈合一般情况下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就像是‘伤筋动骨一百天’一样,需要一个恢复的过程。
“随着视力的恢复,她的眼睛会越来越好。”他说,王美兰是一个很幸运的人,在她急需眼角膜的时候,耿斌给了她希望。
但其他人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从病房出来后,陈鹏说,像王美兰这样急需眼角膜移植的患者,仅他们医院登记的就有200多人,可像她这样能够及时得到眼角膜捐献并进行手术的患者,只有极少一部分。
“因为眼角膜捐献的少,每年只有三十多例患者能移植上新的眼角膜。”陈鹏解释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是中国人固有的传统观念,很少有人愿意主动捐献。”
而在国外,情况却不是如此,比如在新加坡,每个公民生下来就要签署眼角膜捐献的手续,如果不签字就意味着他也失去了患病时得到眼角膜移植的机会。
陈鹏呼吁,希望中国人可以摆脱传统的观念,在百年之后能够将自身的人体器官捐献出来。
“我跟我的家人就说,有一天我不在了,就将身体有用的器官捐给需要的病人。”他最后告诉中国日报网河南频道记者。(实习记者 郭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