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东海县是全国闻名的“水晶之都”,也一度成为职业危害“大户”:八成石英加工企业存在职业危害因素,有的作业场所粉尘浓度竟超过国家标准300多倍。这一状况在2009年后得到明显改善,因为东海县总工会推行了《职业危害专项集体合同》,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会与职工权利、监督检查与违约责任等做了专门规定,覆盖全县九成以上加工企业,为职工构筑了劳动安全卫生第一道“防护墙”。
保护职工生命安全与健康,是工会组织义不容辞的职责。为更好地承担起这份责任,各级工会通过持续开展“安康杯”竞赛、加强班组安全建设、组织职工排查隐患、推广工会参与职业病防治工作模式、为职工提供教育培训等方式,多措并举守护职工的安全与健康。
“安康杯”竞赛是安全生产领域一个响当当的品牌。这项由全总和国家安监总局等部委联合开展的活动,规模从2002年的5万家企业、3500万职工参与,发展到了2012年的38.4万家企业、9470万职工参与,成为工会推动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载体。调查发现,通过“安康杯”竞赛活动,参赛企业职业病发病率得到明显控制,事故发生率明显下降,在一些煤炭、石油化工、电力等高危企业甚至因此实现了零死亡。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是工会劳动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各地和企业工会将劳动保护“哨岗”前移,创造了各具特色的隐患排查治理方法。如江苏的“一法三卡”工作法和"1 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浙江“主动参与”机制;天津制定的事故隐患报告书、隐患限期整改通知书工作制度;许多企业工会还将各类事故和职业危害隐患排查治理列为职代会、厂务公开的重要内容。据统计,每年基层以上工会提出的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整改意见多达30万条,切实收到防患于未然之效。
把生产经营置于职工群众的广泛监督之下,是强化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举措。为此,各级工会建立起一支自下而上的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队伍。截至2012年9月底,全国已有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37.9万名,在企业和车间建立了192.4万个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拥有248.9万名工会小组劳动保护检查员。
针对煤矿事故多、隐患多,安全生产工作难度大的状况,各级工会还加强了煤矿班组安全建设和特聘煤矿安全群众监督员管理工作。全总联合有关部门相继开展了“万名班组长安全培训工程”、推广“白国周班组安全工作法”等活动,并从2005年开始启动了特聘煤矿安全群众监督员工作。截至2012年底,24个省(区、市)的特聘煤矿安全群众监督员已近9.5万名。
值得一提的是,10年来,各级工会致力于完善“顶层设计”,从法律制度上保护职工的安全健康。从《安全生产法》到《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起草与修改,从政策、部委规章、标准到地方相关立法的制定,无不融入了工会的智慧与心血。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每年全国市(地)级以上总工会参与国家、地方劳动安全卫生法律法规及标准的起草、修订均超过100项,提出劳动保护的议题、提案达1.5万余件,70%以上得到了落实。
“2003年至2011年,全国各级工会参加安全生产检查3017.9万次;参加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处理109.8万件……”梳理这些数字,工会干部们感到,维护职工安全健康权益的任务仍然艰巨,劳动保护工作仍需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