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人民日报记者和神十航天员面对面

2013-06-11 09:34:5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太空日程按北京时间

记者:站在航天员的角度,尤其是有神六飞行经验的海胜,你们觉得神十任务与此前的飞天任务有什么区别?

聂海胜:我国航天发展非常快,几年就是一个大的飞跃。以前的飞行属于试验性质,神十任务则是应用飞行,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第二步第一阶段的收尾,对今后的任务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此次飞行时间达到了15天,比神九多了两天,达到了中长期航天驻留时间的起始点。

时间长了,我们也做了更多准备。首先就是对日常的生活作息制度进行了调整。以前每天安排一个人24小时值班。这次飞行大家晚上都能够休息,但是有情况就能被唤醒。所有的日程都按北京时间来走,这样我们的太空生活就形成了比较良性的循环。此外,这次的饮食上也会更符合个人口味。针对失重环境我们也做了一些防护,比如加强自行车、拉力器等在轨锻炼,还准备了其他的防护工具。

王亚平:这次我要在太空为全国中小学生上一堂科普课。我们挑选了一些非常有趣的小实验,前期做了大量准备,在地面也进行了反复的训练和演练,以期在太空里能达到最好的演示效果。

张晓光:对我个人来说,有一个全新的挑战。那就是我要在太空中用镜头讲一个故事:将王亚平“老师”讲课的丰富内容和美丽姿态展现给全国观众。这个“故事”很长,有40分钟,说实话对我这样一个外行摄影师来说,讲好这个故事不容易。接到任务的两三个月时间里,我认真学习了摄像技术,镜头要及时到位,不能在需要给王亚平特写的时候,我的镜头还在别处呢。

一幅画看默契度

记者:三个人有哪些需要密切配合的任务?训练时怎么磨合、培养默契?

聂海胜:要讲最能体现配合过程的,我想要数交会对接这一任务。交会对接是我们最忙的阶段,也是最需要精力集中的时候。

我们三个有明确的分工,也需要高度协作。我主要负责手控交会对接,负责中间位置的操作,张晓光负责右边的辅助操作,很多的命令、指令要通过他来发送。而王亚平负责监视张晓光指令的发送,以及我操作过程中情况、参数的判读问题,所以王亚平必须对我们整个操作过程的准确性及数据的判读作出正确的指令。特别是要发送命令、指令的时候,她要提醒并且开始读秒,然后确认。我们配合很默契,亚平会用眼神或者小手势来表达对我们操作的认可度。

记者:听说一幅画就测出了你们三人的默契度?

王亚平:那幅画是一次心理课上画的。我们乘组三人配合共同画一幅画,但是在画画之前和画画过程中,我们三人不能有任何交流。三人轮流画的过程中,随时可能被打断,然后下一个人接着画。我们画了挺长时间,经过好几轮,最后我觉得完成了一幅完美和谐的画,而且作画的过程中有很多让我非常意外的地方。有一次张晓光师兄想画一条铁路,但画了两条平行线的时候就被打断了,然后我接着他画,我马上感觉到他想要画一条铁路,所以第一笔就是把这两条平行线延长了。等整幅画完成了以后,我忍不住问了一下我们的指令长:你当时知道我们画的是什么吗?他当时想都没想,就说了一句,铁路吧。就是这种不谋而合的感觉。这种默契不是一下出现的,而是慢慢从生活、训练和工作当中一点点培养起来的。

编辑: 刁云娇 标签: 神舟十号 发射 火箭 6月11日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南京:安徽男子就医途中 厕所内莫名猝死

格兰仕2000名工人打砸工厂 特警进厂戒备

西双版纳:万人泼水喜迎傣历新年 欢腾场面蔚为壮观

奶茶妹妹与大19岁京东老总最新恩爱照

精彩热图

西安一公交司机和货运司机当街厮打 乘客无语了

中央巡视组海南接访点 群众排队来访[组图]

图片故事:90后入殓师只为留下永恒美丽

南京“弃婴岛”三夜蹲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