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社会更诚信:构筑覆盖全社会的信用体系
诚信,是支撑现代经济的柱石之一。商品造假、金融欺诈……种种商业失信行为,腐蚀社会肌体,甚至让人与人之间都丧失信任。
本次方案采取一揽子措施,积极构筑覆盖全社会的信用体系,加强政务诚信,力促社会诚信:
——推动建立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逐步纳入金融、工商登记、税收缴纳、社保缴费、交通违章等信用信息。这意味着我国将打造一个覆盖全社会的信用平台,并将分散在各部门的信息实现统一共享,这是信用建设的有效途径。
——建立以公民身份证号码和组织机构代码为基础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这意味着每个人将具有一个崭新的信用代码,这是信用建设的有力保障。
——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完善信息网络、金融账户等实名登记制度和现金管理制度。这意味着房产等财产信息更加透明,这是信用建设的基本前提。
全国信用管理师职业资格认证专家委员会委员尚和平表示,这是一个关于社会诚信的顶层设计,从而形成“平台”“信息统一”“个人信用代码”“不动产登记”等相互统一的基础架构,将是我国诚信体系建设的一大跨越,具有深远的时代意义。
“守信得利,失信受罚”。当前,国际上一些国家的个人均具有唯一社会安全号码,其信用记录跟随每个公民一辈子。此次,建立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制度,是一大突破。
“国无信不立,具备一套完整的诚信体系,也是国家富强、社会和谐的有效保障。”全国人大代表、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能源环保研究所所长赵立欣表示,“无论是官员,还是老百姓,都一视同仁,该纳入的信息都要纳入。”
山西皇城相府集团董事长张家胜代表说,构筑诚信体系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要条件,要通过诚信体系的制度化,来塑造诚信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