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扶一把:
老区发展振兴望纳入国家规划
出行难、饮水难、上学难、看病难。巴中革命老区通江县的“四难”,是全国人大代表、副县长郭红梅长久以来的一块“心病”。尽管近年来在解决“四难”问题上已见成效,但作为国家级贫困县,通江一年财政收入只有2亿元,大部分只能靠中央转移支付,属于“吃饭财政”,不仅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甚远,也大大落后于同为革命老区的陕甘宁、赣南等地。“统计显示,2011年,巴中市人均生产总值仅为井冈山的44.6%、延安的20.5%。”郭红梅掰起指头算细账。她说,别的地方在谈转型升级,我们的工业却刚起步,农业发展缓慢,自身造血不足,如果只靠自己,不吃不喝也没办法在短时间内赶上发达地区,更没办法与全省、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未来要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深入推进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攻坚,令郭红梅备受鼓舞,“对于通江这样底子薄、基础差的贫困革命老区来说,除了自力更生,更重要的是国家层面的外力来扶一把”。
目前,国家已先后把陕甘宁、赣南等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列入国家战略。郭红梅迫切希望,国家能将川陕革命老区发展纳入全国振兴革命老区规划发展中同步推进,“这也是老区人民的共同心愿”。
盼政策优:
退耕还林补偿标准该提一提了
“藏羌回汉齐动手,永远都要跟党走”、“新生活、新时尚,牧民新村新面貌”。分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全国人大代表、九寨沟县漳扎镇龙康村妇女主任林红,随口背出一串农牧民编写的感恩“顺口溜”。政府工作报告对于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视,又带给她新的期盼。
“这些年来,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与内地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她希望国家能够进一步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尤其是产业方面的振兴;同时希望提高民族地区干部职工的待遇,避免出现人才流失和断档。
“长江上游退耕还林的长效补偿机制应该尽快健全。”林红说,自1999年实施退耕还林以来,2004年补偿标准确定为现金补偿,各类资金加起来,每亩每年总计260元,一直持续到今天。“近10年来物价翻了好多倍了,补偿标准却一直没变,马上第二轮退耕还林又要开始实施了,群众存在很大疑虑。”她希望国家能够提高补偿标准,推动退耕还林政策顺利实施。
盼老有所依:
建老百姓住得起的老年公寓
社会保障、反腐倡廉、医疗改革、稳定物价、食品安全……谈起今年两会上关注的民生话题,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尼玛泽仁滔滔不绝。他说:“一定把来自草根的呼声带到两会。”
这位“40后”的四届全国政协委员非常关注我国老龄化问题:“每个人都会有进入老年的一天,但国家在这方面的投入、福利、保障措施以及相应的有效政策还不是很多。”
两会前,尼玛泽仁去了很多省份考察,发现目前我国很多地方的“老年公寓”费用较高,有些地方甚至月租费过万。他认为这一现象不太合理:“老年人已经丧失了生产能力,很多人根本交不起如此高昂的养老费用。”
尼玛泽仁认为,老龄化是我国社会的大问题,政府必须从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等方面促进养老事业健康发展,建老百姓住得起的老年公寓。
盼社会保障:
让工人们身心得到更多关照
“我听力有些不好。”采访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广安市思源矿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赖大福时,他第一句话这样告诉记者。“但耳朵不好,不代表我不能很好地倾听群众心声。”赖大福说,随着公司经营规模不断扩大,自己越来越多地将注意力从经济效益转向员工生活,平时接触最多的就是手下员工,听得最多的就是员工的喜怒哀乐,有信心也有能力把他们的心声反映好。
眼下,他最关注的是企业发展与员工生活水平脱节的问题。“我做了调查,发现很多员工的社会福利上不去,特别是在矿企工作的员工,伤病较多,保障却较低,这不是我一个人多发点工资、多买点保险就能实现的。”赖大福建议,国家在工伤申报程序、法律援助服务方面进一步完善,让朴实的工人们能从企业和社会各方面得到更多关照。
边远山区、贫困地区的教育问题,也是赖大福关注的重点,因为“只有教育上去了,工人、农民才能更好接受法律知识普及,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本报北京3月7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