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为劳动者创造更多稳定的“饭碗”!
2月18日,“春风行动”在全国31个省份同步启动,为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送去岗位,为即将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提供机会。江苏常熟,技师学院毕业生周志恒在招聘专场找到人生的第一份工作。规范的劳动合同,完善的社会保障,不错的待遇水平,让他对今后生活充满信心。去年我国经济下行,就业却创出历史新高,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266万人。今年一开年,劳动力市场再次呈现出供需两旺的可喜局面。
要让更多人圆“安居梦”!
“住有所居”是幸福生活的依托。2012年我国新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781万套,基本建成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601万套,远超预定目标。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2013年要“继续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这给低收入群体吃了“定心丸”。2月20日,好消息再次传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今年年底前,地级以上城市要把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纳入当地住房保障范围。“咱打工的,没城市户口,也能申请保障房?真是做梦都想不到。”山西籍在京务工人员冯天勇听说后,又惊又喜。
要让农民都能喝上干净水!
中央投入不断加力,2012年安排投资280亿元,解决了7000多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水利部宣布,2013年将再解决6000多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全面完成规划内15891座重点小(2)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完成1000多条河流治理任务。
民生持续改善,彰显着党和政府浓浓的民生情怀,提升着百姓的“幸福指数”,让人们对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充满信心。
完善制度,确保分享发展红利
改善民生,非一时一事之功。国家在着力当前的同时,更着眼长远,完善政策法规,构建长效机制,确保百姓能够充分分享发展“红利”。
“车票再难买,今年春节我还是打定主意回了趟老家。不为别的,就为把养老保险给上了。”余菊大妈在北京帮助照顾孙子,顺便做小时工。2012年底,新农保制度推行到四川老家的村落。“参加了新农保,过五六年就能和城里人一样按月领到养老金了,让人心里踏实。”
到2012年底,我国新农保、城居保两项制度扩展至全国,标志着我国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制度从此都建立起来,特别是最核心的养老保险,实现了制度上的全覆盖。全体国民,不分城乡、不分地域、不分性别、不分从事何种工作,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在各种社会保障的“制度组合”中对号入座,获得保障。
十八大报告确定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奋进目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介绍说,未来几年,我国将加快实现社会保障的“人群全覆盖”。国家已制订规划,力争到2015年使养老保险覆盖人数达到8.07亿,到2020年做到所有人群“应保尽保”。
“病有所医”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关键环节。我国已建立起全球最大、覆盖13亿人的医保体系。但是,如果不幸遇到大病,“因病返贫”的现象还是时有发生。进入新一年,又一项好政策送到农民身边。卫生部确定,新农合大病保障扩容,肺癌、尿毒症等20种大病纳入保障范围,同时开展利用新农合基金购买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试点。先期试点的江西赣县,不幸患有尿毒症的黄发女不再担心从哪儿借钱做透析。一周两次的透析,如今医保可以报销75%的费用。
|